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首页 >> 唐朝好地主 >>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炼巅峰 逆天明末三十年 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 我的公主我的妻 大明钉子户 谍海王牌 熢火之下 王牌进化 贞观贤王 三国第一纨绔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98章 老哥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

“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等待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来哟!”

山石垒起的院墙,树皮屋顶,木板屋墙,浓浓的中原式建筑风格。院子里,一身简便衣服的张超正就着一把琵琶唱着一首曲子。这曲子充满着朗朗上口的旋律和情真意切的歌词。

“唱的真好听。”

在座的不论是汉家移民,还是蛮族的亲朋,都听的不住点头,甚至有那热情奔放的蛮女干脆随着歌声开始起舞。

跟随在张超身边的程咬金只顾低头啃着一块蹄花,似乎想要极力与张超划清界线。堂堂帝国皇帝,当今世界最有权势的人,却一身便服,跟一桌老农还有一群胡蛮子凑一桌,喝着极便宜的烧酒,还划拳猜令,喝到兴起,还跟着那不着调的破琵琶唱起曲。

唱的还不是什么能登大雅之堂的歌,而是个野调儿。

“如果没有天堂的雨水啊,海棠花不会自己开。”张超越唱越来劲,哪管的着秦琼和程咬金两个那反应,就如同是在K厅里唱嗨了一样。

一曲唱毕,满堂喝彩之声。

“这位先生,还不知道贵姓?”

主家的老汉今天身着一套红衣,五十来岁的汉子,但说话却很客气。刀削般满是皱纹的脸上,镌刻着岁月留下的风霜痕迹。听他说话的样子,也知道这老汉不是一般的穷移民,估计过去在家乡,也起码是个地主,或者说是以前也是见过世面的。

他刚才听说有人送了一枚银币做贺礼,还说是自家表舅,就觉得奇怪了。大家都是万里迢迢自中原来的移民,虽然哪家都有些富亲戚穷亲戚的,但他家的亲戚基本上都还留在家乡。

哪有什么表舅在这高加索。

更何况,登记收礼的人还说这位表舅长的很儒雅斯文,看着像是一个儒学先生。

读书人总是最受尊敬的,而教书的儒家先生更受尊敬。

在这高加索地区,儒学先生更珍贵,更受人尊敬。

刚听完这位的歌曲,让主家老汉觉得有些惊奇,他觉得这人不像是一个教书先生,可他身上又有股子气质,让人觉得这人非常了得,十分有学问的样子。

张超笑着站起,“今天是主家大喜日子,我刚好路过,就不请自来了,谎称是表舅,倒是冒昧打扰了。”他拱了拱手,“某其实只是一介老儒,来这西域看看。”

老汉对于这位不请自来的儒师倒是很客气,先生总是受人尊敬的,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能过来贺喜,这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来者是客,我们汉家好客,先生今日前来,一定要好好喝几杯。”

“老哥哥老家是哪的?”张超笑问。

“中原豫州。”

“豫州好地方啊,中原腹地,靠近京畿。”

老汉摆手,“老家虽是中原,可也不好呆。”中原虽然说是大平原,可中原向来人口众多,哪怕是到了后世的时候,中原那块地方也属于人品密集,却又比较贫困落后的地方。

人太多,有时就是负担,资源就少。

对这个时代的许多百姓来说,人太多最麻烦的就是地少。虽然这些年朝廷在中原修了西运河,还开挖了不少运河,修通了许多道路,仿照汉京,也带动了工坊等工商业,可不管怎么说,中原有不少人富裕了,但还是有部份百姓日子过的一般,原因就是地太少。

看着其它地方的农民,手里都有一二百亩,最少也有几十亩地,中原不少地方的百姓都还是有些慌的。

过去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如今是手里有地,日子过踏实。中原的百姓,越来越多还是走出了故乡,到边疆等地去分田授地,开拓新生活。

老汉过去也曾是当过府兵的,还开过蒙读过点书,算是有些见识的。以前在家里日子还算过的去,有几十亩地,但是孩子们长大了,一大家子二十多口人,可地却还是那么多。

老汉喜欢传统的农耕生活,自给自足,对于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外出去打工赚钱,总是不太喜欢的,他认为这样会让一家人分散。父子、夫妻往往一年间也难得见两面,家庭亲情也淡了。

可呆在老家,就靠那点地也不行。

遇到这次高加索招募移民,给出的条件确实相当的优惠。老汉一咬牙,就决定举家过来了。对他来说,与其让一家子星散分离,还不如来这边疆异域,一家人在一起,经营一个农庄,哪怕是辛苦点累点,可这种日子却是最温馨的。

“老哥觉得来这边来对了吗?”

老汉咧嘴笑着,那是发自心底的高兴。

“来对了,真是来对了。来以前吧,我总觉得官府宣传的有些夸张,那时觉得只要有官府说的一半那么好就足够了。可是真来了,才知道,还真是不打半点折扣的,说什么就有什么。你看我现在这里,这都是官府给我们建好的房子,这大院子,我一大家子二十多口人住的绰绰有余,甚至官府马上要分给我的那二十多个奴隶,也都能住的下。”

这房子说是院了,跟个大庄园也不差了,山石墙,树皮屋,木板墙,看似比较粗糙简单,但还是非常的结实,尤其是大。

这些屋,都是由官府招标,然后由中标的大华国内的建筑商行们在这边雇佣人手,派来工匠,加工赶建出来的。

这些房子现在是廉租给移民们住,一月才一百文钱。五年内都是这个价格,五年后,移民们也可以买下来,价格也不会贵,甚至还能够按揭,分期付款,处处为他们考虑。

说到这些,老汉拱手向着北边方向感谢道,“都是皇帝陛下的恩德啊,让我们一来到这里就有了一个家。”

一来就有了房屋住处。

而且简单的家具都有,过来后,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分地问题,官府也马上着手落实。

当初说好一人二百亩地,还真的给了。

没打折扣。

老汉一家二十多口,分了四千多亩地。

“一共有三百多亩现成的熟地,地不比我们中原的肥沃,但也还不错。另外还有不少地只要花点力气功夫,就能开垦为耕地。剩下的地,能够用来种果树,还有些坡地能够种点红薯、土豆、玉米。”

哪怕不是四千多亩都是好地,耕地,可老汉也觉得满足了,毕竟官府没有骗他们。

一家子人辛苦辛苦,到时就能有七八百亩耕地,足够世代传家了。剩下的地,种果树也好,种林木也罢,甚至是养点牛羊鸡鸭都不错,反正有了这么大一块子地,他们家以后是真的有了传家立业的根本了。

比起在老家时,儿女们进厂子去给人做工,老汉觉得这才是他们家真正需要的。

“今天这好事是谁的?”张超笑问。

本以为老汉看着也五十多了,这今天纳妾估计是老汉儿子,结果老汉的话让他吓一跳,今天居然还是个集体婚礼,老汉自己纳了两个蛮女,然后他有六个儿子,今天也全都纳妾,父子七个,一次纳了十三个。

这简直了。

老汉有些不太好意思道,“让你见笑了,确实有些失礼,不过在这里,规矩也没那么多了。老汉想着也省点事情,就一起办了。”

张超笑笑,“这倒没什么。”

移民纳蛮女为妾,是这边的当局鼓励的,而这好处也是看的见的,但凡有点能力的都争相要纳蛮女,能纳几个就纳几个。

按官府的规定,移民纳一个蛮女做妾,立马就能上户,家族成员就多了一个。好处显而易见,多口人,就能多分一份地。而且多一口人,说不定到时还能多分一个奴隶。

甚至纳进一个胡女,官府还直接给一笔补贴钱。

所以现在移民们都争着纳胡女,也没谁嫌胡女身上味大,嫌太高大,嫌金发碧眼什么的了,纳一个那就是钱啊,那就是人啊。

移民来这边,最不缺的就是地了,而最缺的还是劳力。只要有人口,那多少地都能开垦。而且汉家的习惯思维就是要添枝散叶,要人丁兴旺,特别是到了这异域,家族人口,才能更好的抱团团结,才更觉得有安全感。

纳胡女为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些胡人亲家。这边的土著蛮子们都挺落后,挺穷的。

基本上不识字,大多数也没啥见识,更没啥先进技术,说难听点,种地还是刀耕火种呢。

但这些蛮子们能生啊,而且个个长的高大骠悍,力气大啊。

蛮子们日子过的一般,而汉移民们过来,得到朝廷的诸多补贴等,其实条件都还算不错,哪怕过去在中原过的一般的,移民过来后,都是个小富农,比起蛮子亲家们日子好过不知道多少倍。

现在汉移民们都会打小算盘,纳蛮女为妾,既得钱又增加劳动人手,还给家族多生孩子,特别是给点礼物,说点好话,甚至直接开个不错的报酬,就能把这些蛮族亲戚给弄成自己家的雇工。

这么好的雇工,可不好找。

而蛮子们还挺乐意,因为这些汉人亲戚们给的条件,在他们自己看来确实非常不错,尤其还能从汉人亲戚这边学到不少先进的技术,得到不少先进的农具等,还能落户大华入籍呢。

交谈之中,张超才知道,原来老汉家这都不是第一次纳蛮女了,前不久就已经陆续纳过好几个,这次干脆就一起办个席。

老汉一家六个儿子,他自己也才五十多,成年的孙子也好几个,现在他们家都纳了二十一个蛮女进门了,这些蛮女妾侍们,年纪都差不多,可身份却相差很大。

有些是老汉的妾,有些是他儿子们的妾,甚至还有孙子的妾,身份差别很大。但老汉觉得挺不错,“这些女人干活是好手,力气大。”

程咬金撕着一只鸡腿,哼了一声,“这些蛮女干活当然力气大,要知道,不少山里的蛮族部落里,人家蛮女也是一样的上阵打仗的。部落火拼,或者去打劫的时候,蛮女一样拿着盾牌、长矛砍人。真打起来,咱们汉家的这些移民男子,还未必打的过他们的蛮妾呢。”

老汉有些得意的道,“老汉我也听说过这些,不过她们既然入了我们汉家的门,自然就是我们汉家的女儿,以后生活规矩都得照着我们的来。在我们家,她们可是不敢乱来的。”

看老汉那份自信,张超向他竖起大拇指。

“说的对,男人就是女人的天,不管怎么样,进了家门,肯定就得相夫教子。咱们汉家不需要女人上战场,也不需要女人守卫家园,我们有好男儿,有子弟兵守卫家园,女人们在家相夫教子就好了。”

好多蛮族没什么专门的军队,遇到要打仗,那几乎就是全民皆兵,有时女人也一样上。但汉家却不同,尤其是如今的大华,哪里需要女人上战场呢。

甚至就如这老汉一家,只要他们不主动报名参军,其实都根本不用当兵。现在大华的军人身份还很高,许多年轻人想当兵,义务兵制,三年就轮换一批下来。

想当兵,还得排队。

如果不愿意当兵,也没有人强迫。老汉六个儿子,都没当过兵。

不用服兵役,安心的在家种地,老汉觉得很好。反正朝廷也说过,服兵役人人有责,但自愿报名。农夫种地、工人做工,缴粮纳税,其实也是一样的支持朝廷国防。

不过老汉以前是当过兵的,他说这边虽然是新征服之地,但治安还是不错的。不过未雨绸缪,他平时还是会带着儿孙们在闲时学武练艺,甚至现在还组织起家里的那些蛮族亲家们一起排阵练兵。

“真要有那些不开眼的蛮子想来找事,不用朝廷的官兵,我们自己就能把他们打的满地找牙。到时,正好,把这些不开眼的抓为奴隶,给我们干活。”

“老哥哥你就放心吧,朝廷有这么多子弟兵在高加索,一定会保证大家的安全的。”张超笑道。nt

:。: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景区爆火了 太荒吞天诀 叩问仙道 网游之轮回印 极品太子爷 福艳之都市后宫 乳娘的诱惑 永生攻略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最强战神 无敌修真系统 从洪荒开始到诸天万界 最强纨绔系统 偷天 窃玉奇缘 冷面总裁任性宠 动物园守则录 武道天帝王腾 心灵虚妄 林炎说无敌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红楼群芳谱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织明 奋斗在沙俄 大时代1958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王牌佣兵 大明流匪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霸天武魂 九鼎问道 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 南宋特种兵 亿万盛宠只为你 
最近更新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穿越占座山 开局穿成奶娃子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穿宋,造反!【变宋】 三国之小曹贼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 带着吃鸡系统当佣兵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