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首页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康熙大帝 汉乡 风流狂少 1908大军阀 红楼如此多娇 北魏武侯 倾汉 神话版三国 抗日之兵魂传说 打脸修真路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章 魏其武安侯列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啊,这位魏其侯窦婴,可是孝文皇后的堂兄弟呢。他老爸啊,是个世世代代住在观津的人,特别喜欢交朋友,家里天天都是高朋满座。孝文帝时期,窦婴还当过吴国的丞相,不过后来因为生病就辞官了。等到孝景皇帝一上台,窦婴就成了詹事,也就是皇帝身边的亲信。

这梁孝王啊,是孝景皇帝的弟弟,他妈窦太后特别疼爱他。有一次梁孝王来朝见,兄弟俩就一起喝酒聊天。那时候孝景皇帝还没立太子呢,酒喝得正高兴,孝景皇帝就随口说:“等我百年之后,就把皇位传给梁王。”窦太后一听这话,高兴得不得了。这时候窦婴就端着一杯酒走过来,说:“皇帝啊,这天下是高祖皇帝打下来的,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的规矩,您怎么能擅自把皇位传给梁王呢?”这话一说,窦太后就开始讨厌窦婴了。窦婴也觉得自己这官当得没意思,就因病辞官了。窦太后还把他从门籍上除名,让他不能进宫朝见。

孝景三年的时候,吴楚两国造反了。孝景皇帝一看宗室里的窦家人,就觉得窦婴最靠谱,于是就把他召回来。窦婴进宫一见皇帝,就推辞说自己有病,不能担此重任。窦太后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时候孝景皇帝就说:“现在天下大乱,王孙你怎么能推辞呢?”于是就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还赐给他千斤黄金。窦婴一看这架势,就推荐了袁盎、栾布等一群名将贤士。他把那些黄金都放在走廊下,让军吏们随便拿,自己一个子儿都没往家里拿。窦婴镇守荥阳,监管齐赵两地的军队。七国之乱平定后,窦婴被封为魏其侯。那些游士宾客们一看窦婴发达了,都争着抢着来投靠他。孝景皇帝每次朝会商议大事的时候,条侯、魏其侯这些列侯们都不敢跟他们平起平坐。

孝景四年的时候,孝景皇帝立了栗太子,还让魏其侯当太子的老师。可是到了孝景七年,栗太子被废了,魏其侯多次为太子争辩都没能成功。他就辞官了,跑到蓝田南山下面隐居了几个月。那些宾客辩士们去劝他复出,他都不肯。后来有个叫高遂的梁国人去劝他:“能让您富贵的是皇帝,能跟您亲近的是太后。您现在当太子的老师,太子被废了您却不去争辩;争辩了也没用,您又不肯以死明志。自己辞官隐居,还搂着美女过日子,不去朝见皇帝。这样比起来,您这不是在故意揭皇帝的短吗?要是皇帝和太后都对您不满,那您老婆孩子可就遭殃了。”魏其侯一听这话,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复出了,像以前一样进宫朝见。

好嘞,咱们继续这出历史大戏!

话说那桃侯被免了丞相的职位后,窦太后就频频在孝景帝耳边吹风,说魏其侯多好多好。孝景帝一听,心想:“老太太,您以为我是舍不得用魏其侯当丞相吗?实话告诉您,魏其侯那人,就是得意忘形,太容易得意了,他哪能做得了丞相这种大事儿,还是稳重点儿好。”所以孝景帝就没用他,而是让建陵侯卫绾当了丞相。

再说说武安侯田蚡,这哥们儿可是孝景皇后的亲弟弟,从小在长陵长大。那时候魏其侯已经是大将军了,风头正劲,田蚡还只是个没啥名气的小郎官,经常跑来跑去给魏其侯端茶倒水,跪拜行礼,简直就像个乖巧的小跟班。可到了孝景帝晚年,田蚡就越来越得宠了,当上了太中大夫。这家伙能说会道,还学过不少书,王太后特别看好他。孝景帝一死,太子立马登基,田蚡因为出谋划策有功,他和他弟弟田胜都被封了侯,田蚡是武安侯,田胜是周阳侯。

这武安侯一心想当丞相掌权,就使劲儿巴结那些名士,想把他们都捧上天,好打压魏其侯他们这些老将相。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因病辞职,皇上就开始商量谁当丞相、太尉。有个叫籍福的哥们儿就跟武安侯说:“魏其侯地位稳固,天下士人都向着他。您现在刚起步,还没他地位高,就算皇上让您当丞相,您也得让给魏其侯。魏其侯当了丞相,您顶多能当个太尉。太尉和丞相地位差不多,您还能落个让贤的好名声。”武安侯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偷偷跟太后说了这事儿,结果太后一吹风,皇上就真让魏其侯当了丞相,武安侯当了太尉。

籍福去祝贺魏其侯当丞相,还假装伤心地说:“您老人家天性就喜欢好人,讨厌坏人。现在好人都夸您,所以您才能当丞相。但您也得小心啊,坏人那么多,他们也会说您坏话的。您能包容点儿,就能多坐几天丞相的位子;要是听不进去,那您这丞相也当不长久了。”可惜啊,魏其侯没听进去。

魏其侯和武安侯都喜欢儒家学说,他们推荐赵绾当御史大夫,王臧当郎中令。还想请鲁国的申公来设立明堂,让列侯们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废除关卡,用儒家礼仪来统一服饰制度,希望这样能让天下太平。他们还举报那些不守规矩的窦家宗室成员,把他们的属籍都给除了。可那时候外戚们都是列侯,很多还娶了公主,谁都不愿意离开京城去自己的封地,所以天天都有人去窦太后那儿告魏其侯他们的状。窦太后喜欢道家学说,一听魏其侯他们这么推崇儒家,贬低道家,心里就不高兴了。到了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还提议别往太后宫里送奏章了,这下可把窦太后惹毛了,直接就把赵绾、王臧等人给罢免了,丞相、太尉的职位也免了,换上了柏至侯许昌当丞相,武强侯庄青翟当御史大夫。魏其侯和武安侯也就只能回家当侯爷去了。

话说啊,武安侯虽然不再担任官职了,但因为有王太后的庇护,依然备受宠爱,他说的话多半都能得到皇帝的认可。那些原本依附魏其侯的官员们,一看风向变了,纷纷转投武安侯的门下,武安侯的势力可是越来越大了。

到了建元六年,窦太后驾崩,丞相昌和御史大夫青翟因为办丧事不力被免职。武安侯田蚡趁机上位,当上了丞相,大司农韩安国则成了御史大夫。这下,天下各地的官员和诸侯们更是纷纷向武安侯靠拢,想要在他这棵大树上乘凉。

这武安侯啊,长得虽然不算帅,但生来就贵气逼人。他觉得诸侯王们都是老油条了,皇帝刚登基,年纪又轻,自己作为皇帝的近亲,如果不拿出点手段来,天下怎么会肃然起敬呢?于是呢,他每次进宫奏事,都能和皇帝聊上大半天,说的话皇帝也都听。他还经常推荐人才,有的人甚至直接从平民被提拔到了二千石的高位,这权力啊,都快赶上皇帝了。有一次,他还想扩建自己的府邸,皇帝一听就火了:“你怎么不直接把武器库给占了!”从那以后,他才收敛了点。

这武安侯啊,不仅权势滔天,还特别讲究排场。他请客吃饭时,让他哥哥盖侯坐在南边,自己则坐在东边,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自己作为汉相的尊贵。他还大肆修建豪宅,占地极广,园子里的田地都是最肥沃的,连郡县里的器物都被他买来装饰家园。前厅里摆满了钟鼓和曲旃(一种华贵的帐幕),后房里则住着上百名美女。诸侯们送的金玉、狗马、玩物等,简直数都数不过来。

而另一边的魏其侯呢,因为失去了窦太后的支持,逐渐失势,被朝廷疏远。那些原本依附他的宾客们也开始离他而去,只有灌将军还一直保持着对他的忠诚。魏其侯每天郁郁寡欢,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灌将军身上。

这灌将军啊,原本是颍阴人,他父亲张孟曾经是颍阴侯婴的舍人,因为受到宠信,所以被提拔到了二千石的高位,并因此改姓为灌。在吴楚七国之乱时,灌何作为将军,隶属于太尉,他请求让灌孟担任校尉。灌夫也跟随父亲一起出征,虽然灌孟年事已高,但灌何还是坚持让他出征。灌孟在战场上郁郁不得志,经常陷入敌人的坚固阵地,最终战死在吴军中。按照军法规定,父子一同从军,有战死的,可以一同回乡。但灌夫却不肯随父亲的遗体回乡,他愤怒地表示:“我要取得吴王或将军的头颅,以报父亲之仇!”于是,灌夫身披铠甲,手持长戟,招募了军中几十名与他关系好的壮士。当他们冲出军营时,其他人都畏缩不前。只有灌夫和另外两人,以及十几个随从的骑兵,勇敢地冲入吴军阵地。他们一直杀到吴将的麾下,杀伤了几十人。但由于吴军防守严密,他们无法继续前进,只得返回。回到汉军营地时,灌夫的随从都已经战死,只有他和一个骑兵幸存。灌夫身上中了十多处重伤,幸好有万金良药,才保住了性命。伤愈后,他又请求再次出战,但将军担心他再次受伤,就向太尉报告,太尉坚决阻止了他。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后,灌夫因此名扬天下。

颍阴侯灌何跟皇帝提起了灌夫这哥们儿的英勇事迹,皇帝一听,立马封他为中郎将。可惜啊,这哥们儿运气不太好,几个月后就因为犯了法被撤职了。不过没关系,他回长安老家后,依然是众人眼中的英雄,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孝景帝时期,他还担任过代国的相呢。孝景帝去世后,新皇帝即位,觉得淮阳是个交通要道,又有重兵驻守,就把灌夫调去当了淮阳太守。建元元年,他又被召回朝廷,担任太仆一职。第二年,灌夫和长乐卫尉窦甫喝酒,结果两人喝得不开心,灌夫一怒之下就揍了窦甫一顿。这窦甫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窦太后的兄弟啊!皇帝怕窦太后怪罪灌夫,就把他调到燕国去当丞相了。可惜啊,没过几年,灌夫又因为犯了法被免职了,只能再次回到长安老家。

这灌夫啊,为人刚直不阿,喜欢喝酒,但最讨厌别人当面奉承他。对于那些权贵和比他地位高的人,他从不卑躬屈膝,反而会去挑衅他们;而对于那些地位比他低、家境贫寒的人,他却格外尊敬,平等对待。在众人面前,他总是推荐和提拔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低下的后辈,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敬佩。

灌夫这哥们儿虽然不喜欢读书,但特别喜欢行侠仗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结交的朋友都是那些豪杰和江湖大盗,家里资产数千万,每天都有几十上百的食客来蹭吃蹭喝。他在颍川的势力可大了,家里的池塘、田园都是他的地盘,宗族和宾客们也都跟着他一起享福。颍川的孩子们还编了首歌来歌颂他:“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不过啊,虽然灌夫家里有钱有势,但自从他失势后,那些卿相、侍中、宾客们就渐渐疏远他了。而魏其侯也因为失势了,想要依靠灌夫来帮他打击那些曾经抛弃过他的人。而灌夫也想着通过魏其侯来结交那些列侯和宗室,提高自己的声望。这两个哥们儿可谓是惺惺相惜啊,关系好得就像父子一样,恨不得早点认识对方呢!

灌夫这哥们儿,有一天穿着丧服去拜访丞相。丞相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说:“我本来想跟仲孺(灌夫的昵称)一起去拜访魏其侯的,不过看仲孺这身打扮,恐怕不太方便。”灌夫一听,立马急了:“哎呀,将军您能屈尊来拜访魏其侯,我哪敢以这身衣服为借口啊!我这就去通知魏其侯准备宴席,您明早一定要早点来哦!”武安侯一听,也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

灌夫回去立马把这事儿跟魏其侯说了。魏其侯夫妻俩一听,立马忙活起来,买牛买酒,连夜打扫庭院,一大早就把宴席准备好了。然后夫妻俩就眼巴巴地等着,让门下的仆人时刻留意着。可是啊,一直等到中午,丞相还是没来。魏其侯急了,问灌夫:“丞相是不是忘了这事儿啊?”灌夫一听也火了:“我特地以丧服为借口去请的,他怎么能不来呢!”说着就驾着马车,亲自去迎丞相。结果到了丞相家,丞相还在被窝里赖床呢!

灌夫气冲冲地进去,说:“将军您昨天答应要来拜访魏其侯的,魏其侯夫妻俩从早忙到晚,连饭都没敢吃一口!”武安侯一听,赶紧道歉:“哎呀,我昨天喝醉了,把这事儿给忘了。”说着就起床准备出发,不过啊,他故意磨磨蹭蹭的,让灌夫更加火冒三丈。

等到宴席上酒过三巡,灌夫兴起跳起舞来,还特意邀请丞相一起跳。可是丞相就是不给面子,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灌夫一看,火就上来了,直接指着丞相的鼻子开骂。魏其侯一看这情形,赶紧拉着灌夫离开了宴席,向丞相道歉。丞相呢,也懒得理他们,继续喝他的酒,直到深夜才尽兴而归。

后来啊,丞相想要魏其侯城南的田地,就派籍福去跟魏其侯商量。魏其侯一听就火了:“我虽然老了不中用了,但也不能让你这么欺负啊!你凭什么仗势欺人,抢我的田地?”籍福一看情况不妙,就赶紧替丞相说好话:“魏其侯您老人家快入土了,就忍忍吧。这事儿咱们再商量商量。”可是啊,这事儿传到武安侯耳朵里,他一听魏其侯和灌夫都不愿意给田地,也火了:“魏其侯的儿子曾经杀人,是我救了他一命。我为他做了这么多事,他怎么连几亩田地都舍不得给?还有灌夫这个混蛋,他凭什么插手这事儿?我以后再也不求他们了!”从此啊,武安侯对灌夫和魏其侯就结下了梁子。

到了元光四年春天,丞相向皇帝告状说灌夫在颍川横行霸道,老百姓都苦不堪言。请求皇帝派人调查。皇帝一听这事儿就笑了:“这事儿是你们丞相的事儿,怎么还来请示我呢?”灌夫也不甘示弱啊,他手里也握着丞相的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儿,比如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啊、收受淮南王的贿赂啊之类的。这事儿后来被宾客们知道了,两边就都消停了。这事儿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夏天到了,丞相娶了个燕王的女儿当老婆,这可是太后亲自下的旨,叫所有列侯宗室都去祝贺。魏其侯跑过去找灌夫,想拉他一起去。灌夫这货,平时就喜欢喝点小酒,之前因为酒误事,跟丞相闹过不愉快,于是推辞说:“我多次因为喝酒得罪过丞相,现在他又跟我有过节,我还是不去了吧。”魏其侯却不依不饶:“都过去的事儿了,就别提了,走走走,一起去!”

到了宴会上,大家都喝得正欢,武安侯站起来给大家敬酒,大家都纷纷起身表示敬意。轮到魏其侯敬酒时,却只有那些老朋友才起身,其他人就稍微欠了欠身子。灌夫一看,心里就不爽了。他走过去给大家倒酒,到了武安侯那儿,武安侯只是稍微欠了欠身子说:“我这杯子满了,不能再倒了。”灌夫一听,火了,笑着说:“将军您贵为丞相,这点面子都不给?”武安侯却不肯买账。

接着,灌夫走到临汝侯那儿,发现临汝侯正跟程不识在那儿窃窃私语,也没起身。灌夫这下彻底怒了,直接开骂:“你这辈子就只会说程不识的坏话,今天大家给长者敬酒,你却像个娘们一样在那儿嘀嘀咕咕!”武安侯一听,赶紧打圆场:“程不识和李广都是宫里的卫尉,你骂了程将军,难道就不给李将军留点面子吗?”灌夫一听,更是火冒三丈:“今天就是砍头,我也不在乎!什么程不识李广,统统不在话下!”

这时候,大家都开始找借口离开,魏其侯也走了,还示意灌夫一起走。武安侯一看这情形,怒了:“这就是灌夫你骄横跋扈的罪证!”于是下令手下把灌夫拦了下来。灌夫想走也走不了,只好被拦在那里。籍福赶紧站起来替灌夫道歉,还按着灌夫的脖子让他道歉。可灌夫这货脾气倔得很,就是不肯低头。

武安侯一看这情形,直接下令手下把灌夫绑了送到驿站去,然后召来长史说:“今天有太后的诏书在,我要弹劾灌夫在宴会上辱骂宾客、不敬长辈!”说完就把灌夫关了起来。接着,武安侯又派人去把灌夫家族的人全都抓了起来,罪名都是死罪。

魏其侯一看这情形,心里那个愧疚啊,赶紧拿钱去请宾客们帮忙说情,可是没人能解决这事儿。武安侯的手下都是他的耳目,灌夫家族的人都跑得没影了,灌夫也被关了起来,根本没法揭发武安侯的罪行。这事儿就这么僵持着,最后也不知道怎么收场……

魏其锐这货为了救灌夫,简直是豁出去了。他老婆都劝他:“灌将军跟丞相有过节,还跟太后家不对付,你这是要往火坑里跳啊?”魏其锐却斩钉截铁地说:“我这侯爵是我自己挣来的,就算丢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但我就是不能让灌仲孺独自送死,我自己却活得好好的。”于是他把灌夫藏在家里,偷偷上书给皇帝。皇帝一看,立马召他进宫,魏其锐详细讲述了灌夫醉酒的经过,认为这不足以杀头。皇帝也觉得有道理,就赐给魏其锐一顿大餐,并说:“这事儿咱们东朝廷上再辩论。”

到了东朝廷,魏其锐可是火力全开,一个劲儿地夸灌夫是好人,说他只是醉酒失态,丞相是故意找茬儿陷害他。武安侯那边也不甘示弱,把灌夫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横行霸道、罪大恶极。魏其锐一看形势不妙,就开始揭丞相的短。武安侯也不甘示弱,反驳说:“现在天下太平无事,我作为皇帝的近臣,就喜欢听听音乐、养养狗马、种种田、玩玩宅子。我喜欢的那些唱歌跳舞的、手艺精湛的工匠们,哪比得上魏其锐和灌夫他们,整天招兵买马、聚众闹事,心里不满就四处说三道四,整天盼着天下大乱好让他们立功。我真是不知道他们想干嘛!”

皇帝一看两边吵得不可开交,就问朝臣们:“你们觉得谁说得对啊?”御史大夫韩安国赶紧出来打圆场:“魏其锐说灌夫他爸为国捐躯,他自己也勇猛无比,身上挨了那么多刀还冲锋陷阵,这种壮士怎么可能犯大罪呢?就为了争杯酒的事儿就杀他?太过了吧!所以魏其锐说得对。不过丞相那边也说灌夫欺压百姓、家财万贯、在颍川横行霸道、欺负宗室子弟,这也是事实啊。这就好比一棵树,枝叶太茂盛了就会压垮树干,大腿太粗了就会压断小腿,不砍掉肯定会出问题。所以丞相说得也有道理。这事儿还是得皇上您来定夺。”主爵都尉汲黯和内史郑当时都支持魏其锐,但郑当时后来就不敢坚持了。其他人也都不敢说话。

皇帝一看郑当时这态度就火了:“你平时不是挺能说的吗?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怂了?再这样我连你一块儿砍了!”说完就散了朝,去太后那儿吃饭。太后也早就派人去打听了,把情况都告诉了她。太后一听就怒了:“我这还活着呢,就有人敢欺负我弟弟!等我死了,他们还不把我弟弟当鱼肉随便宰割啊?皇帝你是石头人吗?就这么看着他们欺负你舅舅?你要是现在不管,等你死了谁还能信得过你这些亲戚啊?”皇帝赶紧赔罪:“他们都是皇亲国戚,所以我才在朝廷上辩论这事儿。不然的话,早就让狱吏去处理了。”这时候郎中令石建也跑来找皇帝说这事儿。

武安侯下朝后,气冲冲地走到停马车的地方,一把拉过韩御史大夫,让他搭个顺风车,然后气呼呼地说:“我跟魏其侯那个老顽固一起上朝,你倒好,像个墙头草一样两边倒,什么意思?”韩御史大夫淡定地笑了笑,对武安侯说:“丞相啊,你怎么还不高兴起来呢?魏其侯说你坏话,你应该主动摘掉官帽,交出印绶,然后跟皇上说:‘臣以肺腑之亲,得以待罪于朝,自知能力有限,难当大任。魏其侯所说,句句属实。’这样一来,皇上肯定会称赞你谦逊有礼,不会废了你。而魏其侯肯定会内疚得不行,闭门思过,最后羞愧自杀。现在你们这样互相攻击,就像市井小民和泼妇骂街一样,太没品了!”武安侯一听,赶紧道歉:“哎呀,当时太急了,没想到这一招。”

随后,皇上派御史去调查魏其侯说灌夫的那些话,结果发现很多都对不上号,简直就是欺君罔上。于是魏其侯就被抓起来,关进了都司空的大牢。想当年孝景帝在位时,魏其侯还曾接到过遗诏,说“遇有不便之事,可按自己认为适宜的方式向皇上报告”。现在魏其侯被关了,灌夫的罪也到了灭族的地步,事情越来越紧急,但那些朝中的大人们却一个个都怕得不敢跟皇上说实话。魏其侯只好让家人上书求援,还好皇上又召见了他。然而,当奏章呈上去后,却发现尚书那里根本没有那份遗诏的记录。唯一的那份遗诏就藏在魏其侯家里,还被家丞给封了起来。这下好了,魏其侯被扣上了伪造先帝遗诏的罪名,罪当斩首示众。

五年十月,灌夫和他的家族都被定了罪。魏其侯过了好久才听到这消息,一听就气得不行,直接病倒了,不吃不喝,一心求死。后来听说皇上其实没打算杀他,魏其侯这才又开始吃饭、治病,以为自己能逃过一劫了。可谁知道,这时候又传出了一些风言风语,说魏其侯的坏话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结果,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魏其侯还是在渭城被斩首示众了。唉,这人生啊,真是世事难料啊!

话说那年春天,武安侯突然病倒了,整天躺在床上,叫来巫师看病。巫师一看,哎呀妈呀,不得了!他看见魏其侯和灌夫这两位大佬正守在武安侯床边,准备随时送他上路。最后,武安侯就这么一命呜呼了,他儿子恬继承了爵位。然而好景不长,元朔三年,武安侯因为穿着不合规矩的衣服进宫,被扣上了“不敬”的罪名。

另一边,淮南王安计划谋反的事情被发现了,朝廷开始调查。有一次淮南王来朝见,武安侯当时担任太尉,亲自到霸上去迎接他。武安侯见到淮南王,就开始吹牛皮:“皇上现在还没立太子呢,大王您是最贤能的,又是高祖的孙子,等皇上驾崩之后,这皇位不传给您还能传给谁呢?”淮南王一听,高兴得不得了,立马送上大笔金银财宝作为感谢。其实皇上早就看武安侯不顺眼了,但因为是太后的关系,一直忍着。现在听说武安侯收了淮南王的贿赂,皇上气得直拍桌子:“要是武安侯还活着,我非灭他九族不可!”

太史公说啊:“魏其侯和武安侯这两位,都是靠外戚关系上位的。灌夫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靠着一时勇猛也出了名。魏其侯是因为平定吴楚之乱有功,武安侯则是靠巴结太后得势。可是啊,魏其侯这人不懂变通,灌夫又没点本事还老爱惹事,他们俩凑在一起,简直就是灾难。武安侯仗着自己有权有势,老爱在酒桌上找茬儿,结果把这两位贤能的人都给坑了。唉,真是可怜啊!他们这么喜欢迁怒于人,命也不会长。最后呢,他们还被老百姓骂得狗血淋头。唉,这都是自作孽啊!”

总之呢,窦婴和田蚡这俩人,一个靠外戚关系,一个靠军功起家,都在朝廷里混得风生水起。灌夫这家伙也挺会找靠山,在这俩人中间混得如鱼得水。可惜啊,他们最终都没能落得个好下场。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冤的,他们俩本来都是挺有才能的人,却因为一些小恩怨和权力斗争,最后落得如此下场。真是让人感慨万分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景区爆火了 开局失业,我让歌坛大魔王回归 陆地键仙 大明锦衣 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 太荒吞天诀 明星潜规则之皇 天官赐福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瑜伽老师花样多 林岚秦小雅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 极品太子爷 无敌升级王 他的似锦钱橙 倾汉 迫爱求欢 努力就有收获真是太好了 云上花开遇见你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风流狂少 明末钢铁大亨 俄国佣兵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终宋 1989红色攻略 红楼群芳谱 隆万盛世 铁血狂潮 抗战双子星 我给玄德当主公 战地军医 国术宗师在红楼的彪悍人生 特战雇佣兵 红楼:绝世悍将 超神雇佣兵王 明末:边军不退 八云新叶的野望 
最近更新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汉末乱云飞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唐贞观小地主 无尽权谋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中医大师扁鹊 沈家大小事 汉末浮沉书 大唐:九五至尊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穿宋,造反!【变宋】 于是我成为了神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