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首页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曹魏的光与影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承包大明 红楼如此多娇 大唐好相公 光荣使命1937 抗日之兵魂传说 大夏王侯 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章 外戚世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啊,自古以来那些受命为帝的、继承家业守文治国的君主们,可不仅仅是靠他们内在的道德修养哦,外戚的助力也是功不可没的呢。就比如说夏朝吧,它的兴起得益于涂山,可夏桀被流放,那不就是因为末喜嘛。殷商的兴起得益于有娀,可纣王被杀,还不是因为宠幸了妲己?周朝的兴起,姜原和大任功不可没,可周幽王被擒,还不是因为迷上了褒姒?所以啊,易经开篇就讲乾坤,诗经开篇就谈关雎,尚书赞美文王的母亲,春秋则讥讽不亲迎的婚姻。这夫妇之间的关系啊,可是人道中的大伦常哦。说到礼,婚姻可是得小心翼翼对待的呢。

音乐调和了,四时也就和谐了,阴阳的变化,万物的统一,这其中的道理,能不小心对待吗?人虽然能弘扬道义,但命运这东西,谁又能说得清呢?哎呀,这妃子之间的爱情啊,君主不能从臣子那里得到,父亲不能从儿子那里得到,更何况是那些地位低下的人呢!就算两人欢欢喜喜地结合了,也可能生不出儿子来继承香火;就算能生出儿子了,也可能不能善终。这难道不是命运吗?孔子很少谈命运,大概也是觉得这东西太难说清楚了吧。要是不通晓阴阳变化的道理,又怎么能理解性命之道呢?

太史公说啊,秦朝以前的事情啊,咱们就简略说说吧,详细的情况也记不太清了。汉朝兴起的时候,吕娥姁成了高祖的正宫皇后,她的儿子当了太子。可是啊,到了晚年,吕后色衰爱弛,戚夫人却得宠了,她的儿子如意好几次差点就取代了太子之位。等到高祖一死,吕后就灭了戚氏一族,杀了赵王,而高祖后宫那些没受宠、被疏远的女人们,反倒都安然无恙。哎,这世道啊,真是变幻莫测,让人捉摸不透啊!

话说吕后的长女嫁给了宣平侯张敖,张敖的女儿后来成了孝惠皇后。吕太后为了加强亲戚关系,想让皇后生个儿子,可是皇后肚子不给力,一直生不出来。于是吕太后就搞了个“狸猫换太子”,从后宫找了个别人的儿子来冒充。等到孝惠帝驾崩,天下刚刚安定没多久,皇位继承人这事儿又成了个大问题。吕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开始提拔吕家的亲戚,让他们当王,还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少帝,想让自己的家族更加稳固。可惜啊,这一切都是徒劳。

吕太后死后,被葬在了长陵。吕禄、吕产等人怕受到惩罚,就开始密谋叛乱。可大臣们也不是吃素的,一举就把他们给灭了。唯独孝惠皇后被留在了北宫。后来代王被迎立为皇帝,也就是孝文帝,继续供奉汉朝的宗庙。这一切啊,都是天意啊!不是天命,谁能担当得起这么大的责任呢?

再说说薄太后吧,她老爹是吴地人,姓薄。秦朝时,他和一个姓魏的姑娘好上了,生下了薄姬。后来薄老爹死在山阴,就被葬在了那儿。等到诸侯们反叛秦朝,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姑娘就把女儿送进了魏宫。魏姑娘还请了个叫许负的人来相面,许负一看薄姬,就说她将来会生个天子。那时候项羽和汉王正在荥阳对峙,天下还没个定数。魏豹一开始和汉王一起打项羽,可一听许负这么说,心里就乐开了花,立马背叛了汉王,自立门户,还跟项羽结了盟。结果汉王派曹参等人把魏王豹给抓了,把他的地盘改成了郡,薄姬就被送进了织室。魏豹死后,汉王进了织室,一看薄姬长得还挺漂亮,就下令让她进了后宫。可惜啊,一年多过去了,汉王也没怎么宠幸过她。

想当年薄姬年轻时,跟管夫人、赵子儿关系特别好,三人还约定说:“以后谁要是先发达了,别忘了姐妹们啊。”后来管夫人和赵子儿先得到了汉王的宠幸。有一次汉王坐在河南宫的成皋台上,这两个美人就笑话薄姬当初跟她们的约定。汉王听了后,就问她们笑什么,两个美人就把实话告诉了汉王。汉王一听,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就怜悯起薄姬来,当天就召她侍寝。薄姬说:“昨晚我做了个梦,梦见有条苍龙盘在我肚子上。”汉王一听,高兴地说:“这是要生天子的征兆啊,我帮你实现这个梦。”结果就这么一次,薄姬就怀上了,生下的儿子就是后来的代王。从那以后,薄姬就很少再见到汉高祖了。这薄姬啊,也是挺有福气的,虽然一开始不怎么受宠,但最后却能生出天子来,真是世事难料啊!

高祖驾崩后,那些曾受宠爱的妃子们,比如戚夫人她们,都被吕太后给幽禁了,连宫门都出不了。可薄姬呢,因为平时就很少见到高祖,所以反而得以自由,跟着儿子去了代地,当起了代王太后。她弟弟薄昭也跟着去了。

这代王一当就是十七年,直到高后去世。大臣们商议立谁为皇帝,都嫌弃吕家外戚势力太强,于是纷纷称赞薄家仁慈善良,就迎立代王为孝文皇帝。薄太后也因此改称为皇太后,她弟弟薄昭被封为轵侯。

薄太后的老妈之前也去世了,葬在栎阳北边。于是大家又追尊薄老爹为灵文侯,在会稽郡给他修了三百家的陵园,还派了官吏去守墓、祭祀。栎阳北边也设了灵文侯夫人的陵园,规格跟灵文侯的一样。薄太后觉得自家是魏王后裔,父母早逝,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魏家亲戚们都有功劳,于是就把魏家的人都召回来,按亲疏关系赏赐了一番。整个薄家,被封侯的就只有薄昭一个人。

薄太后在文帝继位的第二年去世,葬在南陵。因为吕后葬在长陵,所以特意给她另起了一座陵,离孝文皇帝的霸陵很近。

再说说窦太后吧,她是赵国的清河观津人。吕太后在位的时候,窦姬作为良家子入宫侍奉太后。后来吕太后要把一些宫女赐给诸侯王,每王五人,窦姬也在其中。窦姬心想家在清河,想去赵国离家近点,就请求主管的宦官:“一定要把我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名单里啊!”可惜那宦官忘了这事儿,误把她的名字放到了去代国的名单中。名单呈上去后,诏书批准了,要出发了。窦姬哭得稀里哗啦的,埋怨那宦官,不想去代国,但最后还是被强行送去了。到了代国,代王偏偏就宠幸她,两人还生了个女儿叫嫖,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而代王的王后之前已经生了四个儿子。可惜啊,代王还没入京当皇帝的时候,王后就去世了。等到代王当了皇帝,王后的四个儿子也一个接一个地病死了。孝文帝继位几个月后,公卿们就请求立太子,窦姬的大儿子作为长子,就被立为了太子。窦姬也因此被封为皇后,女儿嫖被封为长公主。第二年,小儿子武被封为代王,后来又改封到梁地,这就是梁孝王啦。这窦家啊,真是从宫女到皇后,再到太后,一路逆袭啊!

窦皇后啊,她老人家走得早,葬在了观津。于是薄太后下令有关部门,给窦皇后老爸追封了安成侯的头衔,老妈呢,就封为安成夫人。还特地让清河那边给她修了二百家的陵园,有专人长年守墓,待遇跟灵文园一个档次。

窦皇后的哥哥叫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小名少君。少君小时候家里穷,四五岁就被人贩子拐卖了,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儿。他辗转经过十几户人家,最后到了宜阳,给主人家上山挖炭。有一次晚上,他和一百多个人睡在岸边,结果岸边塌了,把睡在那儿的人都压死了,就他一个人逃过一劫,真是命大啊!他还自己占卜,说没几天就能当侯爷,于是就从家里跑到了长安。后来听说窦皇后刚当上皇后,家在观津,姓窦,他就想起了小时候的事儿,赶紧上书自陈身世。窦皇后跟文帝一说,文帝就召见他问了问,他把自己的经历说得一清二楚,果然是窦皇后的弟弟。文帝又问窦广国还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自己的身份,他说:“我姐姐走的时候,我们在传舍里告别,她给我洗澡,还请我吃饭。”窦皇后一听,抱着他就哭,眼泪哗哗地流。旁边的侍从也都跟着哭,一起陪着窦皇后伤心。文帝后来给了窦广国很多田宅和金钱,还封了他的哥哥和弟弟,让他们全家都住在长安。

绛侯、灌将军他们这些人就说:“咱俩能活到现在,全靠窦家姐弟俩啊。他们俩出身低微,可得好好给他们挑师傅和宾客,不能再出吕家那样的乱子了。”于是他们就选了些有德行的长者跟窦家姐弟住在一起。窦长君和窦广国也因此变得谦逊有礼,不敢仗着身份尊贵就欺负人。

窦皇后后来得了病,眼睛也瞎了。文帝宠爱邯郸的慎夫人和尹姬,但她们都没生孩子。孝文帝去世后,孝景帝继位,就封了窦广国为章武侯。窦长君早前去世了,就封了他儿子彭祖为南皮侯。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窦太后的堂兄弟窦婴,他这人喜欢行侠仗义,就领兵打仗,立了军功,被封为魏其侯。这么一来,窦家一共有三个人封了侯。

窦太后特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所以皇帝、太子和那些窦家的子弟们,都不得不读黄帝、老子的书,尊重他们的学说。

窦太后在孝景帝去世后六年也去世了,跟孝文帝合葬在霸陵。她留下的遗诏是把东宫的金钱财物都赐给了长公主嫖。

王太后啊,这位大姐可是槐里人,她老妈叫臧儿。说起臧儿,这可是有故事的人,她可是前燕王臧荼的孙女。想当年,臧儿嫁给了槐里的王仲,生了个儿子叫王信,还有两个闺女。可惜啊,王仲命短,臧儿就改嫁了长陵的田氏,又生了两个儿子,田蚡和田胜。

这臧儿的大闺女原本嫁给了金王孙,还生了个女儿。可臧儿这人会算命啊,一卜卦就说自己这两个闺女将来都得贵不可言。于是,她就想了个歪招,把大闺女从金家抢回来了。金家那边当然不干啊,可臧儿不管那么多,直接就把闺女送进了太子宫。这太子一看,哎哟,这妹子不错,挺喜欢的,就宠幸了她。结果这妹子给太子生了三个闺女和一个儿子。生儿子那会儿,王美人还做了个梦,梦见太阳钻进了她怀里。她赶紧告诉太子,太子一听就乐了:“这是要发啊!”可惜啊,这孩子还没生出来,孝文帝就驾崩了,孝景帝继位。王夫人生下这儿子,就是后来的王皇后。

之前啊,臧儿还把小闺女也送进了宫,这小闺女也挺争气,给景帝生了四个儿子。

景帝当太子的时候,薄太后就把薄家的闺女许配给了他。景帝一登基,就把这薄家闺女立为了皇后。可惜啊,这薄皇后肚子不争气,没生出儿子来,也不得宠。薄太后一死,薄皇后就被废了。

景帝的大儿子刘荣,他老妈是栗姬。这栗姬啊,是齐国人,景帝也挺喜欢她,就把刘荣立为了太子。那时候啊,长公主有个闺女,想嫁给刘荣当太子妃。可这栗姬心眼儿小,醋劲儿大,不答应。长公主一生气,就把闺女许配给了王夫人,王夫人这边倒是挺乐意的。长公主就开始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说她跟那些贵妇人们聚会的时候,总是让侍从在背后诅咒她们,还搞些邪门歪道。景帝一听,心里就开始不待见栗姬了。

有一次啊,景帝身体不舒服,心情也不好,就跟栗姬说:“我百年之后,你可得好好照顾我的那些儿子们啊。”结果这栗姬一听就火了,说话也不客气了。景帝更生气了,可也没当场发作。

长公主这边呢,天天在景帝面前夸王夫人的儿子好。景帝本来也挺喜欢这孩子的,再加上之前做的那个太阳入怀的梦,心里就开始动摇了。王夫人看出景帝对栗姬已经心生不满,就暗中派人催促大臣们立栗姬为皇后。有个大臣就上书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现在太子他老妈还没个封号呢,应该立为皇后。”景帝一听就火了:“这是你该说的话吗!”一怒之下,就把这大臣给杀了,还把太子刘荣废为了临江王。栗姬这边更是气得不行,最后忧愤而死。最后啊,还是王夫人当了皇后,她儿子当了太子,王夫人的哥哥王信也被封为了盖侯。这王家啊,从此就飞黄腾达了!

景帝驾崩后,太子顺利继位称帝,立马尊皇太后的老妈臧儿为平原君,还封了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

景帝这人有十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当了皇帝,其他十二个都成了王爷。臧儿的小女儿儿姁虽然早逝,但她的四个儿子也都封了王。王太后的长女是平阳公主,二女是南宫公主,三女是林虑公主。

这盖侯王信啊,是个酒鬼,整天就知道喝酒。田蚡和田胜这俩人呢,贪得无厌,还特别会耍嘴皮子。王仲死得早,葬在了槐里,后来还追尊他为共侯,给他置了二百家的陵园。平原君去世后,跟田家人一起葬在了长陵,陵园规格跟共侯的一样。王太后比孝景帝多活了十六年,最后死在元朔四年,跟孝景帝合葬在阳陵。这王太后家啊,一共出了三个侯爷。

这卫皇后啊,名字子夫,出身可不怎么好。她们家姓卫,住在平阳侯的地盘上。子夫原本是平阳公主府上的歌女。武帝刚登基那几年,一直没儿子。平阳公主就挑了十几个良家女子,好好打扮了一番送到宫里。有一次武帝去霸上祓除后回来,顺道去了平阳公主家。公主把那些美人叫出来给武帝看,结果武帝一个都不喜欢。喝完酒后,歌女们开始表演,武帝一眼就看中了卫子夫。那天武帝起身更衣,子夫在尚衣轩侍候,两人就这么好上了。武帝回去后特别高兴,赏了平阳公主一千斤金子。平阳公主趁机把子夫送进了宫。子夫上车的时候,平阳公主拍着她的背说:“去吧,好好吃饭,努力!要是将来富贵了,别忘了我啊。”可是子夫进了宫一年多,武帝就再也没理过她。后来武帝把一批不中用的宫女遣送出宫,子夫也在其中。她见到武帝时哭得梨花带雨,请求出宫。武帝看她可怜,就又宠幸了她一次,结果她就怀上了孩子,从此宠冠后宫。武帝还召了她的哥哥卫长君和弟弟卫青当侍中。后来子夫更是得宠得不得了,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取名刘据。

想当年,武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娶了长公主的女儿当太子妃。后来武帝继位,太子妃就成了皇后,姓陈,可惜没生儿子。武帝能当上皇帝,大长公主出力不少,所以陈皇后一直都很骄横尊贵。后来听说卫子夫得宠,她气得差点儿没死过去。武帝也越来越生气。最后发现陈皇后搞邪门歪道,一怒之下就废了她,立卫子夫为皇后。

陈皇后的老妈,那位大长公主,可是景帝的姐姐,她多次责怪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要不是有我,你弟弟能当上皇帝?现在他却抛弃我女儿,真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平阳公主也不示弱:“那是因为陈皇后没儿子才被废的,这能怪谁?”陈皇后为了求子,花了九千万给医生,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卫子夫当上皇后以后,先是她的哥哥卫长君去世了,然后卫青就升了将军,打匈奴有功,被封为长平侯。卫青那三个还在襁褓中的儿子,也都封了侯。卫皇后的姐姐卫少儿,生了个儿子叫霍去病,因为军功被封为冠军侯,还当上了骠骑将军。卫青自己呢,当了大将军。卫皇后的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卫家这一大家子,靠军功起家,一共有五个人封了侯。

后来卫皇后年老色衰,赵国的王夫人就得了宠,生了个儿子,被封为齐王。可惜王夫人也早逝。接着中山的李夫人又受宠了,生了个儿子昌邑王。李夫人也是红颜薄命,早早去世。她哥哥李延年因为擅长音乐得了宠,人称协律。协律这家伙以前就是个唱戏的。后来他们兄弟俩因为犯了奸淫罪,全家都被灭了。这时候李延年的长兄李广利正当贰师将军,攻打大宛,没来得及被杀,回来之后,皇上虽然灭了李氏家族,但后来又可怜他们一家,就把李广利封为海西侯。

其他妃子生的两个儿子分别当了燕王和广陵王,他们的老妈都不受宠,最后都忧郁而终。

李夫人去世后,尹婕妤等人又得了宠。不过这些人都是唱戏的出身,出身低微,配不上咱们皇上啊!

褚先生说啊:我当年当小官的时候,曾经问过一个特别懂汉朝老规矩的人——锺离生。他告诉我说啊,王太后在民间的时候生过一个女儿,她老爸就是金王孙。后来这金王孙去世了,景帝也驾崩了,武帝即位,王太后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这时候有个叫韩嫣的韩王孙,他特别得武帝的宠信,就趁机告诉武帝说:“太后其实还有个女儿在长陵呢!”武帝一听就急了:“你咋不早说啊!”于是赶紧派人去长陵看看,结果真找到了,那姑娘还在家里呢。

武帝一激动,亲自跑去接她。他清了清路,骑着马从横城门风驰电掣般出来,一路飙车到长陵。到了小市西边,他直接冲进那个胡同,胡同门本来关着呢,他让人强行打开,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金家门口。武帝怕那姑娘跑了,还特地让武骑把金家围了个水泄不通。结果他自己进去找了半天,硬是没找着。没办法,只好叫手下大臣进去喊。那家人吓得半死,姑娘赶紧躲床底下去了。大臣们把她扶出来,让她拜见皇上。武帝一下车就哭着说:“哎呀我的大姐啊,你藏得也太深了吧!”然后他就下诏让副车载着姑娘,一路飙车回了宫,直接进了长乐宫。

武帝给姑娘办了入宫手续,带着她去拜见太后。太后一看,惊讶地问:“皇帝你这是咋了,从哪来的?”武帝说:“我今天去长陵找到我姐姐了,就把她带回来了。”然后他对姑娘说:“拜见太后!”太后问:“你是某某某吗?”姑娘说:“是的。”太后一听,立马哭了,姑娘也跪在地上哭。武帝赶紧敬酒给太后祝寿,还赏了姑娘一千万钱,三百个奴婢,一百顷公田,还有一座豪华大宅子。太后感激地说:“皇帝你真是太费心了。”接着,武帝又叫来平阳公主、南宫公主、林虑公主三人一起来拜见这位新认的大姐,还给她取了个封号叫修成君。这修成君有一儿一女,儿子叫修成子仲,女儿后来嫁给了诸侯王当王后。这俩孩子都不是刘家的血脉,所以太后特别疼他们。不过啊,这修成子仲也是个纨绔子弟,整天欺负老百姓和官员,大家都恨他恨得牙痒痒。

再说说卫子夫吧,她当了皇后以后,她弟弟卫青也跟着沾光,当了大将军,还被封为长平侯。卫青有四个儿子,老大卫伉是侯世子,经常陪在皇帝身边,特别得宠。他三个弟弟也都封了侯,每个都有一千三百户的食邑。一个叫阴安侯,一个叫发干侯,还有一个叫宜春侯,他们家真是富贵得不得了。当时民间都传唱着一首歌:“生儿子别高兴,生女儿也别愁,你看那卫子夫,多牛啊,把天下都霸占了!”

那时候平阳公主正好守寡,得找个列侯嫁了。她和手下人商量长安城里哪个列侯合适,大家都说大将军卫青不错。平阳公主笑着说:“卫青那是我家出来的,以前还老给我当跟班呢,咋能嫁给他呢?”手下人说:“现在卫青的姐姐是皇后,他三个儿子都是侯爷,富贵得不得了,公主你咋还看不上呢?”平阳公主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就答应了。这事儿跟皇后一说,皇后又告诉了武帝。武帝一听,立马下诏让卫将军娶了平阳公主。

褚先生说啊:男人嘛,就得像龙一样能屈能伸。有句古话说得好:“蛇能变成龙,但身上的花纹不会变;家能变成国,但姓氏不会变。”男人一旦时来运转,飞黄腾达,那些过去的恶行就全都一笔勾销了,荣华富贵加身,谁还会记得他以前穷困潦倒的样子呢!

武帝那时候啊,有个宠爱的妃子叫尹婕妤,还有个邢夫人,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娙何”。这娙何的地位啊,跟中二千石的官员差不多;容华的地位呢,跟二千石的官员差不多;婕妤的地位呢,就跟列侯差不多了。后来这婕妤还一路高升,成了皇后呢。

尹夫人和邢夫人那时候都是武帝的宠妃,武帝下令不让她们见面。可尹夫人就是想见见邢夫人,于是向武帝请求,武帝就答应了。他让别的妃子打扮成邢夫人的样子,带着几十个侍从,假装是邢夫人来见尹夫人。尹夫人一看,说:“这不是邢夫人本人。”武帝就问:“你怎么看出来的?”尹夫人说:“看她的身材相貌,根本不足以跟皇上匹配。”于是武帝就让邢夫人穿上平常的衣服,一个人来见尹夫人。尹夫人一看见,就说:“这才是真的。”然后她就低下头,伤心地哭了,觉得自己比不上邢夫人。有句俗话说得好:“美女一进屋,丑女就遭殃。”

褚先生又说:洗澡不一定非得去江海,关键是要洗干净;骑马不一定非得骑千里马,关键是要跑得快;做人不一定非得是世上最聪明的,关键是要明白道理;女人不一定非得出身名门望族,关键是要品行端正、心地善良。有句古话说:“女人不管美丑,进了家门就会招人嫉妒;男人不管贤能与否,进了朝廷就会遭人排挤。”美女啊,就是丑女的敌人。这话真是一点没错啊!

这钩弋夫人姓赵,是河间人。她得到了武帝的宠爱,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昭帝。武帝七十岁的时候才有了昭帝,昭帝继位的时候才五岁呢。

卫太子被废之后,武帝一直没有再立太子。那时候燕王旦上书请求回国担任宿卫,武帝一怒之下,就在北阙把燕王的使者给斩了。

武帝在甘泉宫住着,突然召来一群画工,让他们画周公背着成王的画。这时,左右群臣都明白了,武帝这是想立小儿子为太子啊。过了几天,武帝突然责骂起钩弋夫人来。夫人吓得赶紧摘下簪子和耳环,磕头如捣蒜。武帝冷冷地说:“来人,把她带走,送到掖庭狱去!”夫人回头看了看武帝,武帝却说:“快走,你活不成了!”就这样,钩弋夫人在云阳宫丢了性命。当时狂风大作,尘土飞扬,百姓们都感到十分伤心。使者连夜拿着棺材去埋葬她,还在墓地上做了标记。

后来武帝闲下来的时候,问身边的人:“外面的人都在说啥?”身边的人回答说:“大家都说,您要立儿子为太子,那为啥还要杀了他妈呀?”武帝叹了口气说:“是啊,这不是你们这些小屁孩儿能懂的。古往今来,国家之所以会乱,往往都是因为主上年幼而母后太强势。母后独揽大权,骄横跋扈,淫乱无度,谁也管不了她。你们没听过吕后的故事吗?”所以啊,那些给武帝生过孩子的女人,不管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她们的妈妈都被赐死了。这武帝,可真是英明神武,远见卓识啊!他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后世着想,可不是那些浅薄无知的儒生能比的。他谥号“武”,这真不是盖的!

礼法上,夫妇关系可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易经》里说的乾坤配对一样。夫妇俩就像太阳和月亮,一个主阳一个主阴,共同创造世界。就像《诗经》里说的,淑女配君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想想那些历史上着名的贤后,比如任姒、娀嫄,她们都是母仪天下的典范。可到了咱们这时代,这规矩就开始乱了。吕后大权独揽,窦太后喜欢说些玄乎的话。从那以后,皇帝们就开始宠幸那些嬖妾了,后宫里没了稳定的主人,皇家的后代也就越来越少。哎,这世道啊,真是变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景区爆火了 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 抓到你啦 极品太子爷 逍遥人生 乳娘的诱惑 这个杂役是高手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无敌升级王 最强战神 从洪荒开始到诸天万界 三国之终极进化 努力就有收获真是太好了 超能星武 大叔,乖乖宠我! 抗战:从八佰开始 我在蟠桃园当管事 富贵不能淫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红楼群芳谱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抗战之红色警戒 织明 国术宗师在红楼的彪悍人生 大时代1958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王牌佣兵 明末:边军不退 亮剑之烽火悍匪 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 南宋特种兵 南北朝打工皇帝 亿万盛宠只为你 
最近更新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汉末乱云飞 大唐贞观小地主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汉末浮沉书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穿越原异界寻仙 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 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带着AI去穿越 隋末唐初之秦琼 穿越时空王朝命运 大乾:帝国独裁者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风入邺 大宋天朝之裂变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