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首页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江山美色 曹魏的光与影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抗战之关山重重 红楼如此多娇 光荣使命1937 调教太平洋 三国第一纨绔 东晋北府一丘八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章 宋微子世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微子开这位爷,殷帝乙家的长子,纣王的大哥,一看纣王这货治国搞得一塌糊涂,像吃错药一样。他跑过去苦口婆心地劝了好几次,结果呢,纣王这哥们跟耳背似的,一句也没听进去。后来祖伊告诉他,周西伯昌那边道德高尚,把璿国都给灭了,纣王你丫小心点,别到时候祸事临头。纣王还牛逼哄哄地说:“我生来就是天选之子,怕个啥!”微子开一看,这纣王简直比石头还硬,劝不动啊,心里琢磨着,要不咱撤吧,但又下不了决心,于是跑去问太师、少师:“咱殷朝这政治啊,简直一团糟,老百姓都乱成一锅粥了,官员们也都放飞自我,没法无天了。现在殷朝就像一艘破船,随时都可能沉。你们说,我该咋整?是留下来等死呢,还是赶紧跑路?”太师叹了口气说:“王子啊,天意要灭殷朝,你也别太害怕,别在乎那些老顽固的想法。现在殷朝的百姓都沉迷于奇怪的祭祀,你要是能治好这国家,就算死了也值。但要是治不好,还不如早点走人。”于是,微子开就溜了。

再说说箕子这哥们儿,他跟纣王可是亲戚关系。当初纣王开始用象牙筷子,箕子就感叹说:“这货用上了象牙筷子,接下来肯定得用玉杯,然后就会想要搜罗天下奇珍异宝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骄奢淫逸的风气一旦开始,就再也刹不住了。”后来纣王果然越来越过分,箕子劝他,他也不听。有人劝箕子:“你赶紧走吧,别在这儿待着了。”箕子却说:“作为臣子,劝谏君王不听就逃跑,这等于是揭君王的短,向老百姓显示自己的聪明,我干不出来这种事。”于是他就装疯卖傻,故意把头发弄乱,去当了奴隶。后来他就隐姓埋名,靠弹琴来抒发内心的悲伤,那曲子后来被人们称为《箕子操》。

还有位王子比干,也是纣王的亲戚。他看到箕子因为劝谏而被当成奴隶,心里那叫一个气啊,就说:“君王有错,臣子不拼死力争,那老百姓还有啥指望?”于是他就直言不讳地劝谏纣王。纣王一听,火冒三丈,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窟窿,这是真的吗?”说完就把比干给杀了,还剖开他的肚子看他的心。哎,这纣王,真是够狠的!

微子这货挺有意思,他说:“父子之间有血缘关系,而君臣之间纯粹是道义上的联系。所以老爹犯了错,儿子劝三次不听,那就跟着他一起哭;臣子劝三次不听,那就拜拜了您嘞,走人!”于是太师和少师就劝微子赶紧开溜,微子也就麻溜地走了。

后来周武王伐纣成功,微子就拿着祭祀用的家伙事儿,跑到军门那儿,光着膀子,两手被反绑着,左边牵着羊,右边拿着茅草,跪着往前走,那画面简直了。武王一看,觉得这货挺识时务的,就放了微子,还让他官复原职。

武王把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封起来,让他继续祭祀殷朝的祖先,还派了管叔和蔡叔去辅佐他。

武王灭了殷朝之后,还特意去拜访了箕子。

武王说:“哎呀,老天爷把老百姓安排得明明白白,让他们和睦相处,可是我这脑袋瓜子里就是搞不清这其中的道理啊。”

箕子回答说:“以前鲧治水失败,搞得五行都乱了套,天帝大怒,觉得常规秩序都被搞乱了。于是鲧就被干掉了,禹接替他继续治水。天帝就给了禹一套治国大纲,让常规秩序得以恢复。

“这大纲啊,第一条是五行,第二条是五事,第三条是八政,第四条是五纪,第五条是皇极,第六条是三德,第七条是稽疑,第八条是庶徵,第九条是用五福和畏六极来治乡。

“五行啊,就是水、火、木、金、土。水呢,滋润万物;火呢,热烈向上;木呢,能屈能伸;金呢,能变形;土呢,是庄稼的根本。水味咸,火味苦,木味酸,金味辛,土味甜。

武王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箕子老师,您真是学识渊博啊!我得好好向您学习学习。”

箕子微微一笑,心想:小样儿,还知道尊敬老人啊!那就继续给你讲讲这治国的大道理吧。

“五事嘛,简单来说就是:一看长相,二听说话,三观察眼神,四考验听力,五考验思维。长相得恭敬,说话得顺从,眼神得明亮,听力得敏锐,思维得睿智。恭敬就能显得严肃,顺从就能治理得井井有条,眼神明亮就能显得聪明,听力敏锐就能出谋划策,思维睿智就能成圣成贤。

“八政啊,那就是吃饭、买卖、祭祀、建设、教育、司法、外交和军事这八大块。说白了,就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国家大事都得靠这八政来搞定。

“五纪嘛,就是岁数、月份、日子、星星和历法。这些都是用来记录时间和天文现象的,虽然听起来很玄乎,但咱们也得知道个大概,不然怎么跟古人对话呢?

“皇极啊,就是皇帝要建立的最高准则。他要收集各种福气,赐给老百姓,让老百姓都遵循他的准则。老百姓呢,别搞小团体,别比谁的品德差,都得听皇帝的。有才能、有作为、有操守的人,皇帝都会记得。不遵循准则的,就会受到惩罚。皇帝呢,要表现出自己的好品德,赐给老百姓福气。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别欺负孤儿寡母,也别怕有权有势的人。有才能的人,要让他们施展才华,国家才会昌盛。那些当官的,要是家里富了还不知足,那就是他们的罪过了。别偏爱谁,也别对谁不公平,都得按照皇帝的准则来。别搞个人喜好,也别做坏事,都得按照皇帝的路子来。这样,天下才能公平正直。总之呢,就是要有个最高准则,大家都得遵守。皇帝呢,就像个大家长一样,教导老百姓怎么做人做事。

“三德嘛,就是正直、刚强和柔和这三种品德。平平安安就是正直,对付强横不友善的人就要刚强,对待亲近的人就要柔和。深沉稳重的人适合刚强,聪明伶俐的人适合柔和。皇帝是造福的,也是发威的,吃得好穿得暖。要是大臣们也想着造福发威吃好穿好,那可就坏了,家破国亡都是轻的,老百姓都得跟着遭殃。”

话说这“稽疑”啊,就是找些靠谱的占卜师来帮忙算卦。占卜师们就开始忙活了,嘴里念念有词:“雨啊,济啊,涕啊,雾啊,克啊,贞啊,悔啊。”一共七种情况。卜五次,选两次结果最靠谱的,这就叫“衍貣”。找三个占卜师一起算,两个说一样就听谁的。要是遇到大事儿,皇上得琢磨琢磨,大臣们得琢磨琢磨,老百姓也得琢磨琢磨,再让占卜师们琢磨琢磨。大家都说行,那就大吉大利,皇上身体倍儿棒,子孙后代都发达。要是皇上和占卜师都说行,但大臣和老百姓都反对,那也算吉利。反正啊,人多力量大,大家意见一致就是大吉,意见不统一就可能出事儿。

再说说“庶徵”,这就是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吉凶。比如看雨水、阳光、温暖、寒冷、风啊这些。这些自然现象都得按时来,按顺序来,那庄稼就长得好。要是哪个现象不正常,那就可能是凶兆。吉兆有哪些呢?比如天气肃穆、雨水适中、阳光温暖、风调雨顺。凶兆呢?比如天气一直干旱、一直闷热、一直寒冷、一直刮风。这些啊,都跟年月日时有关,要是都对了,那就百事顺利;要是乱了套,那就麻烦不断。

老百姓呢,就像星星一样,有的星星带来好风,有的带来好雨。日月运行有规律,冬天夏天轮流来。月亮跟着星星走,风啊雨啊就跟着来。

那“五福”是啥呢?就是长寿、富贵、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终。那“六极”呢?就是短命、疾病、忧愁、贫穷、丑恶、懦弱。

后来武王把箕子封到朝鲜去了,但也不用他当臣子。后来箕子去朝见周王,路过原来殷朝的地方,看到宫殿毁了,长了庄稼,心里那叫一个难受啊。想哭又哭不出来,想掉眼泪又觉得太娘,于是就作了首《麦秀》的诗来抒发感情。诗里唱道:“麦子长得绿油油,禾黍也茂盛。那个狡猾的家伙啊,不跟我好!”这“狡童”指的就是纣王。殷朝的老百姓听了这诗,都哭得稀里哗啦的。

武王去世后,成王还小着呢,周公旦就暂时替他管理国家。可这时候啊,管叔和蔡叔这俩家伙开始怀疑周公旦了,竟然跟武庚一起搞叛乱,想偷袭成王和周公旦。周公旦也不是吃素的,他接了成王的命令,就把武庚给杀了,管叔也给咔嚓了,蔡叔则流放。搞定这些乱臣贼子后,周公旦就派微子开去代替武庚,继续管理殷朝的旧民,还特地作了篇《微子之命》来表明微子开的地位,让他建都于宋国。微子开这人呢,仁慈又贤明,殷朝的遗民都很尊敬和爱戴他。

微子开去世后,他弟弟衍继位,这就是微仲。微仲去世后,儿子宋公稽继位。宋公稽去世后,儿子丁公申继位。丁公申去世后,儿子湣公共继位。湣公共去世后,弟弟炀公熙继位。炀公一上台,湣公的儿子鲋祀就干掉他自立为君,说:“我本来就应该当王!”这就是厉公。厉公去世后,儿子厘公举继位。

厘公十七年的时候,周厉王那倒霉蛋儿被赶出都城,跑到彘地去了。

到了厘公二十八年,厘公也去世了,儿子惠公琤继位。惠公四年,周宣王即位。惠公干了三十年,也去世了,儿子哀公继位。可哀公这命短啊,元年就去世了,儿子戴公继位。戴公干了二十九年,周幽王那货被犬戎给杀了,这时候秦国也开始崛起,成了诸侯国。

又过了五年,戴公也去世了,儿子武公司空继位。武公有个女儿,嫁给了鲁惠公,后来生了鲁桓公。武公干了十八年,也去世了,儿子宣公力继位。这宋国啊,就这么一代代传下去,虽然中间有些小波折,但总算是稳住了阵脚。

宣公有个太子叫与夷。可宣公十九年时,他突然病重,就把弟弟和找来,对他说:“你哥我快不行了,这王位啊,按规矩应该是父死子继,兄死弟及。所以啊,我打算让你继位。”弟弟和听了,再三推辞,但最后还是接受了。宣公去世后,弟弟和就继位了,这就是穆公。

穆公干了九年,也病倒了。他找来大司马孔父,说:“先君宣公当初没让太子与夷继位,而是选了我,这份恩情我不能忘。所以,我死后,你一定要让与夷继位。”孔父却说:“可是群臣们都想立公子冯啊。”穆公坚决地说:“别立冯,我不能对不起宣公。”于是,穆公就把公子冯送到郑国去了。八月庚辰,穆公去世,他的哥哥宣公的儿子与夷继位,这就是殇公。有君子听到这个消息后,评价说:“宋宣公真是个明白人啊,他立弟弟为君是出于大义,最后这王位还是回到了他儿子手里。”

殇公继位的第一年,卫国公子州吁就杀了他的国君自立为君,他还想拉拢其他诸侯国,就派人去宋国说:“冯在郑国,他可能会搞乱,咱们一起讨伐他吧。”宋国就答应了,跟卫国一起攻打郑国,但打到郑国东门就撤退了。第二年,郑国为了报复,就来攻打宋国。从那以后,诸侯国们就经常来侵犯宋国。

殇公九年时,大司马孔父嘉的老婆长得特别漂亮。有一次她出门,正好遇上太宰华督,华督一看就迷上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看。华督为了得到孔父嘉的老婆,就开始在国中散布谣言说:“殇公才继位十年,就打了十一场仗,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这都是孔父嘉搞的鬼。咱们得杀了孔父嘉,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这一年,鲁国也发生了弑君的事,鲁隐公被杀了。到了殇公十年,华督终于动手杀了孔父嘉,霸占了他的老婆。殇公得知后大怒,想要惩治华督,结果反被华督给杀了。于是,华督就从郑国把穆公的儿子冯接回来继位,这就是庄公。哎,这宋国的王位啊,真是比电视剧还精彩,一波三折,看得人眼花缭乱。

庄公继位的第一年,华督就担任了宰相。到了庄公九年,华督把郑国的祭仲给绑了,逼他同意立突为郑国的国君。祭仲没办法,只好答应,于是突就顺利继位了。庄公干了十九年,终于驾鹤西去,他的儿子湣公捷继位。

湣公七年时,齐桓公也登上了国君的宝座。到了湣公九年,宋国发生了水灾,鲁国就派臧文仲去慰问。湣公自责地说:“唉,我因为没能好好侍奉鬼神,政治也没搞好,所以遭了水灾。”臧文仲听了这话,直夸湣公有自知之明。其实啊,这话是公子子鱼教湣公说的,为的就是给宋国挽回点面子。

到了湣公十年夏天,宋国出兵攻打鲁国,双方在乘丘开战。结果鲁国活捉了宋国的南宫万。后来宋国人用鲁国提出的条件交换,南宫万就回了宋国。湣公十一年秋天,湣公和南宫万一起去打猎。俩人因为下棋吵了起来,湣公一怒之下,就侮辱南宫万说:“我本来挺尊敬你的,可你现在不过是个鲁国的俘虏!”南宫万这人是个大力士,一听这话就火了,直接在蒙泽这个地方用棋盘把湣公给砸死了。大夫仇牧得知消息后,立刻带兵冲到王宫门口。南宫万一不做二不休,把仇牧也给杀了,仇牧死得那叫一个惨啊,牙齿都磕在宫门上了。接着,南宫万又杀了太宰华督,然后立公子游为国君。其他的公子们呢,都跑到了萧邑,公子御说则跑到了亳邑。南宫万的弟弟南宫牛领兵包围了亳邑。到了冬天,萧邑的人和宋国的公子们联手,干掉了南宫牛,杀了新君公子游,立公子御说为国君,这就是宋桓公。而南宫万呢,跑到了陈国。宋国人想拿赎金去换他回来,结果陈国人使了个阴招,让女人灌他喝了很多烈酒,等他醉得不省人事后,就用皮革把他裹起来送回了宋国。宋国人一生气,就把南宫万给剁成了肉酱。哎,这南宫万也算是个悲剧人物了,从英雄到肉酱,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

桓公二年时,诸侯们集结起来讨伐宋国,结果走到宋国郊区就撤退了,可能是怕晒吧。三年后,齐桓公开始称霸诸侯。到了二十三年,宋国从齐国接回了卫国的公子毁,立他为国君,这就是卫文公。有趣的是,卫文公有个妹妹还嫁给了宋桓公,成了桓公夫人。同一年,秦穆公也登上了国君宝座。

桓公在位三十年时,得了重病。太子兹甫挺有风度的,他觉得自己不够格,想让给庶出的哥哥目夷当继承人。可桓公觉得这太子挺有义气,就没听他的。三十一年春天,桓公去世了,太子兹甫顺利继位,这就是襄公。襄公还挺看重目夷的,让他当了宰相。可就在桓公还没下葬的时候,齐桓公就在葵丘召集诸侯开会,襄公也跑去参加了。

襄公七年时,宋国的天上出现了奇景,星星像雨一样落下来,跟雨一起下,还有六只鹳鸟被风吹得倒退着飞,可见那风有多大!

到了第八年,齐桓公去世了,宋国就想着搞个盟会。十二年春天,宋襄公在鹿上搞了个盟会,想拉楚国入伙,楚国人也答应了。公子目夷劝他说:“小国搞盟会,容易招祸啊。”可惜襄公没听进去。秋天,诸侯们在盂地开会结盟,目夷又说:“祸事快来了吧?您欲望太大了,怎么承受得起啊!”结果楚国真的把宋襄公抓起来伐宋。冬天,大家在亳地开会,才把宋襄公给放了。子鱼说:“祸事还没完呢。”

果然,十三年夏天,宋国就去打郑国了。子鱼说:“祸事就在这儿了。”秋天,楚国为了救郑国,就来打宋国。襄公准备迎战,子鱼又劝他说:“老天早就抛弃商朝了,咱们赢不了的。”冬天十一月,襄公和楚成王在泓水开战。楚国人还没过河呢,目夷就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还没过河,赶紧打!”襄公不听。等楚国人过了河还没排好阵型,目夷又说:“可以打了!”襄公却说:“等他们排好阵。”结果等楚国人排好阵,宋国人一冲上去,就被打得大败,襄公还受了伤。国人们都埋怨襄公,襄公却说:“君子不攻击困顿的人,不打没排好队的敌人。”子鱼听了就说:“打仗是为了赢啊,哪儿来的这些常言!要真像您说的那样,咱们干脆当奴隶算了,还打什么仗啊?”

楚成王救完郑国后,郑国就设宴款待他。结果这货吃饱喝足后,还顺手牵羊把郑国的两个美女给带走了。叔瞻看后直摇头:“这楚成王也太没礼貌了吧,他还能有好下场?这礼数啊,最后都得沦落到没区别的地步,我就知道他成不了霸业。”

这一年,晋国的公子重耳路过宋国。襄公因为之前在楚国吃过亏,就想找个靠山,于是就用二十辆马拉的车这种豪华大礼包来款待重耳。

到了襄公十四年夏天,这位因为泓水之战受伤而一直病怏怏的襄公终于撑不住,去世了。成公元年,晋文公上台了。过了三年,宋国就背叛了和楚国的盟约,转而去亲近晋国,毕竟晋文公对他们有恩啊。又过了一年,楚成王来伐宋,宋国赶紧向晋国求救。到了晋文公五年,晋国出兵救了宋国,楚军就撤退了。可惜啊,九年后晋文公也去世了。又过了两年,楚国的太子商臣干掉了他老爸楚成王,自己当上了国君。然后宋国的邻居秦国也换了领导,秦穆公去世了。

到了成公十七年,成公也追随前辈们的脚步,去世了。结果他弟弟御为了夺位,杀了太子和大司马公孙固,自己当上了国君。可宋国人哪能让他这么胡来,一起动手把他给干掉了,然后立成公的小儿子杵臼为国君,这就是昭公。这宋国的政治啊,就像一部永不停歇的肥皂剧,你方唱罢我登场,真是热闹得不行。

昭公四年的时候,宋国在长丘这个地方把长翟缘斯给打趴下了。到了七年,楚庄王这货也登上了国君宝座。

九年的时候,昭公这哥们治国无道,老百姓都不待见他。而他的弟弟鲍革呢,既贤明又礼贤下士,简直就是国民好弟弟。说起来,之前襄公的夫人还想跟公子鲍来个浪漫邂逅,可惜没成,于是她就帮公子鲍在国内发福利,还拉拢大夫华元当右师。后来有一天,昭公出去打猎,夫人王姬就派卫伯去干掉昭公杵臼。就这样,弟弟鲍革顺利上位,成了文公。

文公元年,晋国带着一群诸侯来讨伐宋国,理由是宋国弑君。但一听说文公已经稳定了政权,他们也就撤退了。到了第二年,昭公的那些儿子们因为文公是他母亲弟弟的儿子,就联合武、缪、戴、庄、桓这些家族搞叛乱。文公一怒之下,把这些人都给杀了,还把武、缪两家的族人给赶出了宋国。

四年春天,楚国命令郑国去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出战,结果郑国把宋国给打败了,还抓了华元。华元这人在战前杀了羊给士兵们吃,结果他的司机因为没分到羊羹就怀恨在心,直接开车冲进了郑军阵地,导致宋军大败,华元也被抓了。后来宋国用一百辆兵车和四百匹文马来赎华元,结果还没完全交赎金呢,华元就偷偷跑回了宋国。

到了十四年,楚庄王把郑国给围了。郑伯只好投降楚国,然后楚国又把他给放了。

十六年的时候,楚国派使者经过宋国,宋国因为之前的仇恨,就把楚国的使者给抓了。九月,楚庄王为了救使者,就围了宋国。围了五个月还没解围,宋国城里都快饿死了,华元就晚上偷偷去见楚将子反。子反把情况告诉了楚庄王。庄王问:“宋国城里现在怎么样了?”子反说:“他们都饿得只能析骨而炊,易子而食了。”庄王感叹:“这话真不假啊!我军也只有两天的粮食了。”就这样,两国因为都快饿死了,就各自撤军了。

二十二年,文公去世,他的儿子共公瑕继位。从这开始,宋国开始搞厚葬。那些君子们就开始批评华元不忠了,说他搞这么多花样,简直就是在糟蹋国家。

共公十年的时候,华元这哥们儿跟楚将子重关系好得不得了,又跟晋将栾书打得火热,于是他就搞了个骚操作——同时跟晋国和楚国结盟。结果到了十三年,共公去世了,华元成了右师,鱼石则成了左师。可没想到,司马唐山这货居然攻杀了太子肥,还想干掉华元。华元一看情况不对,赶紧逃到晋国去。鱼石一看这不行啊,得把他拉回来,于是追到河边才把华元劝回来。回来后,华元就把唐山给干掉了。然后他们就立了共公的小儿子成为国君,这就是平公。

平公三年,楚共王把宋国的彭城给占了,还把它封给了宋左师鱼石。这鱼石可算是捡了个大便宜。结果到了四年,诸侯们看不下去了,一起把鱼石给干掉了,还把彭城还给了宋国。就这样,鱼石的好日子就到头了。过了三十年,楚国的公子围干掉了自己的国君,自己当上了灵王。又过了九年,平公去世了,他的儿子元公佐继位。

元公三年,楚国的公子弃疾又干掉了灵王,自己当了平王。这楚国真是热闹啊,国君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到了元公八年,宋国居然发生了大火。到了十年,元公这哥们儿可能脑子有点问题,居然诈杀了好多公子,结果搞得大夫华氏、向氏都闹起了叛乱。这时候,楚平王的太子建跑到宋国来避难,一看宋国这乱成一锅粥的样子,赶紧又跑到郑国去了。到了十五年,元公为了给鲁昭公躲避季氏而跑到国外去,还帮忙求情让鲁昭公回国。结果元公在道上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景公头曼继位。这宋国啊,真是一言难尽啊!

景公十六年那会儿,鲁阳虎这家伙来投奔宋国,可没待多久又溜了,真是个不靠谱的家伙。到了二十五年,孔子老人家路过宋国,结果宋国的司马桓魋看他不顺眼,想要干掉他。孔子一听风声不对,赶紧换了身衣服就溜了。又过了几年,曹国这边先背叛了宋国,然后又背叛了晋国。宋国一怒之下就去攻打曹国,晋国这次居然没出手相救,结果曹国就被宋国给灭了。

三十六年的时候,齐国的田常这家伙干掉了简公,自己当上了老大。三十七年,楚惠王也不甘示弱,把陈国给灭了。那时候天上还出现了个奇怪的天象,叫做“荧惑守心”,这心呢,正好是宋国的分野。景公一看这天象,心里就咯噔一下,觉得不对劲。司星子韦就跟他说:“这灾啊,可以移到相国身上。”景公一听就不乐意了:“相国可是我的得力干将啊!”子韦又说:“那移到百姓身上?”景公更不高兴了:“我作为君主,怎么能让百姓受苦?”子韦想了想,又说:“那就移到今年的收成上吧。”景公还是不同意:“今年要是收成不好,百姓们都得挨饿,那我这个君主还当得有什么意义?”子韦就笑了:“您看啊,这天虽然高,但它还是会听咱们这些地上人的话。您刚才说了三句这么有君主风范的话,我看那天象应该会有所变动的。”结果他们就这么等着,果然那天象移动了三次。

六十四年过去,景公也去世了。这时候宋国的公子特发动了政变,杀了太子自立为君,这就是昭公。说起来这昭公啊,其实是元公的曾孙,只不过是个庶出的。昭公的父亲公孙纠,公孙纠的父亲公子珰秦,而珰秦正是元公的小儿子。当年景公杀了昭公的父亲公孙纠,所以昭公心里一直有怨恨,这次就干脆杀了太子自己当上了国君。这宋国的政治啊,真是比咱们写小说还要精彩!

昭公四十七年挂了,他的儿子悼公购由接了班。可惜悼公也是个短命鬼,只干了八年就驾鹤西去了,于是他的儿子休公田就上台了。休公田又干了二十三年,把接力棒交给了儿子辟公辟兵。辟公辟兵干得更短,才三年就oVER了,然后他的儿子剔成继位。剔成这哥们儿干了四十一年,结果被他弟弟偃给偷袭了,剔成只好逃到齐国去避难,偃就自立为宋君了。

这偃哥一上台就飘了,第十一年就自称王,东边打败齐国,抢了五座城;南边又干翻楚国,占了三百里地;西边还揍了魏国一顿,跟齐、魏都成了敌国。这货还搞了个奇葩仪式,把血装进皮囊里挂起来射,美其名曰“射天”。他整天就知道喝酒玩女人,大臣们一劝他,他就拿箭射人家。于是诸侯们都说:“这货真是个‘桀宋’啊!”意思就是比夏桀还残暴。大家都觉得这货这么搞下去,宋国迟早得完,于是纷纷告状,让齐国出兵讨伐宋国。结果王偃干了四十七年,齐湣王就联合魏、楚把宋国给灭了,杀了王偃,把宋国的地给分了。

太史公说啊,孔子曾经称赞过“微子跑了,箕子当了奴隶,比干劝谏被杀,殷朝有三位仁人啊”。春秋时期的人们批评宋国的混乱是从宣公废除太子而立弟弟开始的,结果搞得国家乱了十世。襄公那时候想搞仁义,想当盟主,他的大夫正考父还特地作了篇《商颂》来赞美他。虽然襄公在泓水之战中败了,但有些人还是觉得他有礼让之风,值得表扬。

殷朝有三仁,微子、箕子都是纣王的亲信。一个被囚,一个跑路,都不顾自身安危。歌颂他们的是客人,书写他们的是宾客。最终传承了他们的后代,有的还叙述了他们的道德准则。微仲的后代,世代都忠诚勤勉。穆公也能让贤,实在是知人善任。可惜泓水之战的失败,说明有君主而无贤臣。偃自称“桀宋”,这是上天要抛弃殷朝啊!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景区爆火了 林岚秦小雅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 抓到你啦 乳娘的诱惑 这个杂役是高手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无敌升级王 最强战神 从洪荒开始到诸天万界 三国之终极进化 嘘,墓里有人 超能星武 修仙狂徒 不死战神 大叔,乖乖宠我! 逆麟行 我在蟠桃园当管事 富贵不能淫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铁血狂潮 抗战双子星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抗战之红色警戒 织明 国术宗师在红楼的彪悍人生 大时代1958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王牌佣兵 大明流匪 亮剑之烽火悍匪 霸天武魂 官路旖旎 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 足坛大赢家 南北朝打工皇帝 亿万盛宠只为你 
最近更新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汉末乱云飞 大唐贞观小地主 汉末浮沉书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大宋风云 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 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带着AI去穿越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大乾:帝国独裁者 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大宋天朝之裂变 新语新编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 脚印飞舞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txt下载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