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剑

两只小猫

首页 >> 明月清风剑 >> 明月清风剑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曹魏的光与影 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明末工程师 逆天明末三十年 抗日之兵魂传说 三国:我的夫人是甄宓 大秦第一熊孩子 打脸修真路 从三国开始修仙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明月清风剑 两只小猫 - 明月清风剑全文阅读 - 明月清风剑txt下载 - 明月清风剑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5章 园中韭菜4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张半仙听出来啦,原来这位大明皇帝朱元璋现在得了天下,想学刘邦‘清君侧’,但又怕后人骂他,落个骂名于历史,所以才来请教于他,要他在‘命理学’上找依据,让‘清君侧’披上‘合理合法’的外衣。张半仙心中暗暗骂道:“你这个朱元璋,是哪根筋脉短了路,吃错了什么药?这么重大的事情不去找你心腹谋臣去商量,却来请教我一个八字先生,这不是‘问道于盲吗?’真滑天下之大稽,不是说你朱元璋手下‘谋士如云’吗?天下的人都知道:世上最聪明的人——刘伯温,就是你的军师,你怎么不去请教他,而是来找我,这么说来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是你信得过的人啦,你真成了‘孤家寡人’了,看来他己拿定主意,决心沿‘清君侧’的路蛮干下去,今天只是来找点‘命理学’的理论依据,现在如果给他讲‘尧舜之君’,‘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类的话来对他说,那是没有丝毫用处的,弄得不好可能触怒了他,自己的性命可能不保。如果不顾后果鼓励他支持他沿‘清君侧’的道路滑下去,朝廷里成百上千的功臣宿将就会命丧黄泉。张半仙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也犹豫起来,他必竟是个老谋深算的江湖术士,明哲保身是他几代人传下的信条,今天的话只能顺着他说,只能投其所好。至于他要‘清君侧’,杀功臣宿将,那是他的事,与我无关,张半仙必竟是张半仙,只见他端起茶碗来喝了两口茶,放下茶碗,用手轻轻拍了一下恼门,小心翼翼地说道:“万岁爷,小民得先吿罪。如果小民说得好,请皇上择其善者而从之,小人说得不顺耳,就请皇上恕罪。”

“先生随便说,今天只有我们两人在此,话岀你嘴入朕耳,在这里说、这里丢,不可向第三者转播。先生随便说,想说什么说什么,朕恕你无罪。”

张半仙拱了一下手说道:“谢皇上开恩。小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天理公道可言,天理和公道在有钱有权人手里。有很多事干了就干了,不要去管旁人怎么说,作事怕他人议论,那就什么事也干不成。小民听说过有这么一件事:有一个人想在路边修一座房子,不知怎样修为好,他就决定征求一百个过路人的意见,第一个人说这房子应朝东,朝迎旭日,暮送夕阳,富有诗意,通风向阳,第二个人说房子应朝西,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样风水好。第三个人坚决反对,说房子应朝南,住房朝南,合家团园,连衙门都是朝南开的,何况民宅。……这样他征求了一百个人的意见,结果是莫衷一是,难下决断。房主最后决定,谁的意见都不听,他认为怎么好就怎么修,结果房子很快修好了,人们也没说什么。小民记得诗经上有这么几句名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城。’现在大明的江山都是皇上你的,你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无论皇上你干什么,都是合法的,正确的,谁会有什么非议呢?”

“历史,历史对一切都会作出公正的评价的。”皇上说道。

“历史?历史是什么?那是‘帝王传’,无论是‘春秋’,还是‘史记’,‘左传’,翻开一看,全是帝王传略或名人传记。再说历史是人写的,史官写的,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姑娘,史官听命于皇上,实际上历史是皇上写的,而不是功臣宿将们写的。这些功臣宿将们在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后,像演戏一样,该他们下台的时侯就谢幕下台,久在台上会让人生厌的。在这个世界上只要大多数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能安居乐业,其他的事都不重要。总之,一句话,皇上要干什么就放心大胆地干,这就是皇上你八字的命理。因为你是一国之君,是天子,你的旨意就是天意。‘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正如我们老百姓地里的韭菜,长到一定时候,该割就毫不就犹豫地割掉,不割老的新韭菜就长不好。天下优秀的新芽幼苗多的是,新韭菜又嫩又香,老韭菜反而卡牙。”张半仙口若悬河地说完这番话。

铁嘴张半仙不顾后果的这番讲话正中朱元璋的下怀,这正助长了他萌芽己久的独裁和专制的心理,使他更加相信他是受命于天,大明朝的万里江山是他的,他是天下唯我独尊的人,他己稳稳地掌握了整个江山社稷,那些为他卖命打江山的人已是‘老韭菜’,己完全是多余的,可以割去。可以像刘邦那样,把那些功劳最大的,威胁皇权的人一一处死,以保持他的统治地位。特别是他的大儿子朱标,一点也不像他,倒很像皇后马秀英,是一个宅心仁厚的文弱书生,这样的人怎能作太子、储君?怎么能统治那些在血与火中拼杀出来的人?他决心从现在起,趁他朱元璋还健在,尽快剿灭这帮人,割去这帮卡牙的“老韭菜”,免得夜长梦多。

皇上想到这里,他心头豁然开朗起来,如释千斤重担。他抬头看看天,见天色已不早,就站起身来,从腰里摸了一锭五十两重的银子,放在桌上说道:“张先生,打扰了。改日再来拜会你。”

张半仙哪里敢要这锭银子?他抓起银子忙跪在地上说道:“皇上,这锭银子小人断然不能收,请皇上收回银子……”

“怎么?难道你还嫌少不成?”皇上看着张半仙说道。

“小人不敢!”张半仙口里嚅嚅地说,“现在天色己晚,小人本该留皇上吃晚饭,只是我们做的粗茶淡饭恐不合皇上味口,怕皇上吃不下去……”

皇上整整衣冠,看着张半仙说道:“这样好了,下次朕再来时,你用这些银子买些好吃的东西就是了。好,朕现在走了,你不要惊动谁。告辞!”

张半仙跪在地上,伏着身子说道:“小人恭送皇上。”

好一阵,张半仙才战战栗栗地站起来,用手绢擦了一下头上的汗,说道:“我的娘呃,没想道他今天来到我家,而且道出了心中最隐秘的东西,我现在危险了,我只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迟了恐大祸临门。……”

张半仙忙起身,收拾好东西,带上妻儿,星夜逃出南京城。

皇上出门来到大街上,他心中十分高兴。几年来,压在他内心深处的秘密使得他喘不过气来,这秘密既不能说出口,更不能向任何人倾诉,只有深深埋藏在心里,这秘密就像蛇鼠一样,日夜咬啮着他的心,一刻也得不到安宁。今天来到这里,在命理上找到了依据:朕的八字是天下最好的,是“四库俱全,贵不可言”的皇帝命。所以,今天才能有朱家天下,才能唯我独尊,朕的一言一行就代表天意,“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朕对他们有生杀大权。所以要“清君侧”,那是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是形势的需要,那就放手地干吧!以前,要实行“清君侧”他还有些犹豫,他有三个顾虑:一怕激起被清理的那些人的反抗,把事情闹大 ,不可收拾;二怕社会舆论不好,那些臭笔杆子、滥文人,写些书出来骂人,使人遗臭万年;三怕引起老百姓的不满,江山就不稳固。他想了个办法,可以采取各个击破、分而治之的办法来进行。一次不必诛杀太多,一二人就可以,先抓住他们错误或罪行,证据确凿,就严加惩处,诛身灭门夷三族。第二、“清君侧”只在位高权重的人中进行,不针对老百姓,“只割韭菜,不割麦苗’”。三五年进行一次,长时间地开展下去。不急,这事急不得,“急蹶上将军”,反正朕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想到这里,他心情舒畅地出了一口长气,立在原地活动了一下筋骨,他突发奇想:朕的八字是辰、未、戌、丑,四库俱全,天下这么大,难道没有一个人和朕一样,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也是“四库俱全”。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不会来威胁朕的皇位?他想到这里,内心不免紧张起来,他赶快大步奔回皇宫,连夜秘密派了五十多人,奔赴全国各省,各省又派专人到各县,去进行人口普查。名义上是人口统计,实际上是清查与皇上同庚的人。过了一年,一个详细的同庚人统计奏折放在皇上的龙案上。

第一名 姓韩名家煌,家住大都前门外大栅栏七十七号,职业京戏演员,专演帝王。剧团里凡是有帝王角色,非他莫属,他不但声音洪亮而优美,字正腔圆,风度翩翩,表演到位,深受戏迷喜爱,外号人称“韩假皇”。据他的家谱记载,远祖是汉朝初年赫赫有名的齐王韩信。人们说:韩信当年先投项羽,当专管文书资料的小官,后来投刘邦,被刘邦拜为三军兵马大元帅,因他破赵、燕、齐有功,被封为齐王。后与刘邦、彭越、英布汇合一起,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围住项羽,使项羽粮尽援绝,夜晚韩信派人在项羽营外唱楚歌,楚兵思家心切纷纷逃跑,项羽误认为汉军已得到楚地,就准备带虞姬突围南逃,虞姬怕自己连累项羽而自杀。项羽只得带残部向南突围,在项羽南逃的五百里路上,韩信沿途布下十面埋伏,不断追杀项羽,项羽逃到和县东北长江边,一个叫乌江的地方,项羽只剩下一人一马,前有大江,后有追兵,项羽不屈自杀。韩信因功高被封楚王。韩信先侍项羽,后依刘邦,项羽是韩信旧主,项羽虽没有重用韩信,但也不曾亏待于他,他不该逼死旧主。特别是设下十面埋伏这样的毒计,杀死项羽几十万士兵,杀戮太重,实在是不仁不义,严重有损子孙阴德。尽管韩信为其母选了一个帝王阴宅,子孙后代只能穿上假龙袍,在戏台上当假皇帝。

第二名 姓武名结石,西安城北郊大树村人,全家十多口人,靠养猪和杀猪为生,武结石杀猪多年,技术熟练,又快又好,一天可以杀二十头猪,人称“屠猪王”。据他家家谱记载,他的始祖在秦昭王时是武安君,因家道中落,沦为屠户。他家养的猪屠杀后,有一次肚下有“白起”二字,从此每一年或两年出现一次,他们一家人不知何故,多了就见怪不怪。还是一个算命先生一语道破天机:白起是秦昭王的一个大将,颇有战功,被封为武安君,所以,白起就是武安君。当年,秦国和赵国在长平大战中,杀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又一夜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兵,使赵国家家户户都有啼父嚎夫哭子痛兄伤弟的人。白起的做法残忍之极,完全丧失了人性,也引起秦国人民的反感,他后来因倨功忤逆昭王,被杀于咸阳杜邮。白起因罪大恶极,得罪于天地,世世代代变猪以偿前罪。而杀牠的人恰恰是牠的后人,这真是上天的巧安排,这才是报应!

第三名 姓黄名朝天,家住江苏盱眙县洪泽湖边,十多代人以来,以围湖养鱼为生,到他这代,每年养鱼十几万斤,南京市面上一半的鱼是他养的,因此人们称他“黄鱼王”。他的家谱记载,他的远祖在唐僖宗时叫黄大齐,字金统。这不就是黄巢的名字吗?黄巢山东曹州冤句人(今山东曹县西北),当年造反成功,率百万兵攻破长安(今西安),登基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四年后被唐军包围,因乏粮退出长安,在河南作战失利,退回山东,在泰山虎狼谷被唐军追击而围困,战败不屈自杀。他的小儿子在偏将的带领下,逃出虎狼谷,在洪泽湖边隐居下来,直到现在。

第四名 姓康名守财,家住福建建阳县北武夷山下,世代养蜂为业,他现养了一百多桶蜜蜂,外号人称“康蜂王”。因为崇安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鲜花常年开放,四季适宜养蜂,盛产名茶“大红袍”。据说,他的远祖在唐朝天宝年间叫康禄山,辽西东营柳城人,三岁时父死母改嫁突厥人安延偃,康禄山就改名为安禄山,从小随继父学得武功和九番语言,身体健壮。长大后参军,骁勇善战,因战功卓着,为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后入京朝圣,深得唐玄宗和杨贵妃赏识,收为义子,被封为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拥兵十五万,天宝十四年冬(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攻下洛阳,第二年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年号圣武。因部下残暴,中原人民纷纷起兵反抗。他遣兵破潼关入长安,大肆杀戮百姓。至德二年春(公元757年),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夺帝位,后安庆绪被部下史思明所杀。安庆绪之弟连夜逃出长安,改姓康,流浪到福建建阳武夷山下隐居下来,从事养蜂,直到现在。

第五名 姓石名东木,家住湖北武昌城外,是一个“养鸡大王”,每年要养五六千只鸡供应武汉三镇。

第六名 叫卢有成,家住四川南充,是个“养蚕大王”,别人一年养一次蚕,他可以养三次,次次成功。蚕茧是生产蜀锦的主要原料。

第七名 叫成高照,家住四川新都,夫妻二人办了一个启蒙学校,有两百多名蒙童在学校读书,共有三个班,夫妻二人和长子各教一班。当地人戏称成高照为“孩子王”。

* * *

皇上看完了上述奏章,背靠龙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道:“看来朕的同庚人们和朕是同庚不同命。由此可知,一个人祖坟风水再好,八字也是上乘,但祖宗留下的阴德太少,也是没有用的,一切都是枉然。一个人片面地追求风水、阴宅,不多积德作好事,只能是害了子孙!”

从此,他不再担心同庚人来危害他的江山。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景区爆火了 明星潜规则之皇 林岚秦小雅 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 和竹马睡了以后 九龙至尊 永生攻略 武炼巅峰 乡野猎艳 他的似锦钱橙 绝色废后 花都太子 超能星武 反派,开局给主角母亲按摩 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 武霸天下 极道人神 重生悠闲人世间 影帝家的小人鱼又娇又甜! 惊魂师之倾破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佣兵禁地 烽火之铁血雄师 曹操的痞军师 三国:乱世谋士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奋斗在沙俄 这个魏延不一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无情江湖路 迷魂引,嗜血妖妃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神捕乱宋 日出城记 杨广的逆袭 米柜皇帝 重生大唐:请叫我败家子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最近更新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 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 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带着AI去穿越 隋末唐初之秦琼 穿越时空王朝命运 大乾:帝国独裁者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风入邺 公主的坏心思 三国:汉家天下 庆帝元年 重生赘婿人生 我家娘子太体贴 大明好王爷 唐贺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明月清风剑 两只小猫 - 明月清风剑txt下载 - 明月清风剑最新章节 - 明月清风剑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