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首页 >> 大夏风云录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康熙大帝 汉乡 风流狂少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明末工程师 奋斗在新明朝 天唐锦绣 存储诸天 大明海贼王 高危职业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章 高淮在辽十二年,乱辽十二年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虎踞三十年辽东的李成梁一手拿甜枣,一手拿大棒,俨然就是辽东王。而这三十道敕书,这是李成梁因内疚,特地给努尔哈赤的弥补。后来,在李成梁的推荐下,努尔哈赤又获得多次进京朝贡的机会。

这些进入马市和朝贡的特权,让年轻的努尔哈赤获得了大量财富和众多女真人的拥戴,为他日后的崛起提供了经济基础。

努尔哈赤心里明白,要想要向大夏讨回祖父、父亲被杀的血债,前提条件是统一女真,让各部落的勇士聚集在自己旗下。

但他的爱新觉罗族并不是最强的,比他实力强盛的部落不少,特别是海西女真的叶赫那拉部始终是努尔哈赤最大的敌人,要统一女真谈何容易。

此时的他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隐忍不发,伪装忠顺,慢慢积聚实力,逐步统一建州女真各部。随着努尔哈赤的势力越来越大,海西女真各部开始不安起来,试图限制他的扩张,但都未能奏效。

不久后,古勒山大战爆发了。以叶赫部的贝勒布寨为盟主,九部女真部落组成三万人向努尔哈赤进攻了。努尔哈赤手中能动员的士兵仅一万人,来敌三倍于己。

但他沉着应敌,利用地势,诱敌深入,杀死了盟主布寨。盟主一死,联军士气涣散,纷纷溃退。努尔哈赤一战成名,“军威大震,远迩慑服”。

经过长期反复的征战,最后一个对手叶赫部的城门被建州女真攻破。叶赫部最后一任首领布扬古临死前对天发下毒誓,“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掉爱新觉罗族,寸草不留!如违此誓,万世不得轮回”。

过了300年后,布扬古的毒誓好像真的应验了。

统一女真后,努尔哈赤认为“帝业已成”,便穿着黄衣称汗,建立“大金”,建元天命,定都赫图阿拉城,自称“建州等处地方国王”。

而这一刻,努尔哈赤整整用了三十三年,其中历尽无数艰辛和困难,最危难的时刻,只能靠疑兵之计躲过一劫。终于,58岁的努尔哈赤结束了女真族各部落长达300年分裂、动乱、相残的局面,完成统一大业。

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创帝业,最初所从者不过数十人,到最后终成帝业。他的成功有种种因素,比如说善谋、勇敢、运气等等。其中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厚待功臣,奖惩分明。

努尔哈赤对有功之臣封官授爵,联姻厚赏,荣辱与共。当这些功臣出了错,打了败仗,常以其功而从轻处治。他的重赏轻罚的政策吸引了很多人才,也包括蒙古族人和汉族人。

“有善行者,虽系仇敌,亦不计较,而以有功升之。有罪者,虽亲不贯,必杀之。”努尔哈赤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就连曾在战斗曾经射伤自己的鄂尔果尼、洛科两人,他都赐予官爵,给予重用,其气量超乎常人。

假如说成功是一杯混合饮料,气量就决定了这杯子的大小。就连战五渣的齐恒公也因为气量大,就凭借任命差点一箭射死他的管仲为相,终成霸业。

努尔哈赤在如火如荼推进统一事业的过程,对身旁两个强大的敌人是什么样的态度?对蒙古,他的态度是积极争取,通过编旗、联姻、会盟、封赏、赈济等手段,不断吸引和接收蒙古草原上的骑兵。

对大夏,他的态度是毕恭毕敬,八次亲自进入大夏京城朝贡,四次授权他弟弟速尔哈赤入京朝贡。一方面他要争取大夏的信任,避免大夏对他统一事业的干预;另一方面他在暗暗观察这个杀死他祖父、父亲的庞然大物。

果然,大夏朝廷没有让他失望。制度的腐朽,皇帝的昏暗,大臣的腐败,将士的惰疲,富人的贪婪,穷人的怨恨。这一些不断地刺激起他的野心。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只不过当时,没有人想过雪山会崩,就连努尔哈赤也没有想到。

虽然大夏个别有识之士发现了建州女真的势力越来越大,察觉到了努尔哈赤的野心,提出对建州女真采取必要的打压措施,但并没有得到大夏皇帝的采纳。

因为大夏朝廷中有不少友人说努尔哈赤的好话。甚至在努尔哈赤称帝前夕,蓟辽总督还向朝廷奏称其“忠顺,唯命是从”。

若干年后,周秋裤在挖井的时候,意外得到四百多年的一支录音笔。其中记录了努尔哈赤和几个好友——大夏高官们的对话。接下来,我们播放下这些珍贵的录音。

“赵大人,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建州特产——千年人参。”

“哎呀,龙虎将军真的是太客气了,谢谢了。”

“钱大人,这是我们建州的特产,特意献给大人。如花,快来拜见大人。”

钱大人色眯眯地看着正在抠鼻孔的如花姑娘,口水直流,嘴里说道:“好,好!”

“孙大人,知道您喜欢书画。这是唐伯虎的《虎啸山林图》,请笑纳。”

“哎呀,这怎么敢当……既然这样,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努尔兄,冒昧地问一句,这名人字画,也属于建州特产吗?”

努尔哈赤一愣,血压飙升,鼻血直流,脑海里只有三个字,“去你大爷的”。

基本上,这三十三年里,大夏朝廷对女真的统一、强盛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手段,反而无意中加速了努尔哈赤的崛起。其中有两个人,我觉得努尔哈赤应该给他们颁发最佳助攻奖。

其中,第一个要上台领奖并致辞的是李成梁。李成梁晚年表现出来的贵极而骄,奢侈无度,养寇自重,和他的前半生的战功卓着相比起来,简直是判若两人。

特别是李成梁第二次上任辽东总兵官时,他的打击对象就有点针对性了,先后征伐泰宁部速把亥、叶赫女真的清嘉奴和扬嘉奴。这些部落正是努尔哈赤崛起之路上的拦路虎。

第二件事就更奇怪了。李成梁把他早年开疆七百里,并派兵驻守的辽左六堡放弃了。在他的建议下,辽东提督蹇达同意将守军撤回,把经营多年的辽左六堡及耕牧之利拱手相让给努尔哈赤。

当然,这些事情背后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努尔哈赤一直竭力交好李成梁一家,与李成梁以义父义子相称,又把弟弟的女儿嫁给李成梁儿子李如柏为妻。

后来,当李如柏接任父职,担任辽东总兵的时候,民间传着一句话,“奴酋女婿作镇守,未知辽东落谁手”。群众的眼睛始终是雪亮的。

大夏朝廷对李成梁晚年的所作所为是怎么看的?李奇珍、杨鹤、赵兴邦、宋一韩、朱一桂等朝臣纷纷上奏,指责李成梁一家与努尔哈赤勾结,放任其一家独大。

“奴酋结援并关,蓄志不小,李成梁在镇之日,未闻以急切报闻,通虏之情,灼然可见。”

其中弹劾李成梁最凶的代表性人物便是辽东巡按熊廷弼,他认为李成梁“献地通虏,罪可胜诛”。看到这么多弹劾李成梁的奏本,大夏皇帝大怒,但念其有旧功,最后只是给予解除官职,并没有置之死地。

李成梁一家“通虏”之事最后并未定论,但坐看努尔哈赤一步一步独大,瞒而不报,养虎成患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李成梁得以终老,但朝臣对辽东李氏始终有质疑。

有次,一个大臣问李如柏:“辽东盛产什么?”

李如柏开玩笑地回答:“盛产李。”

“其心怎么样啊?”

“其心赤。”

但是后来萨尔浒之战,大夏四路总兵,只有李如柏一人全身而退。虽然大夏皇帝并没有治罪李如柏,但大臣们纷纷质问他:“何以三路之兵俱败,何以如柏独全?”

李如柏无言以对,一年后自杀。也不知道李如柏临死之前,有没有想过,自己至少已中了努尔哈赤的美人计。

第二个在台上举起最佳助攻奖杯的是我们高淮高大人。如果说李成梁是功过难评的人物,那么高淮高大人的的确确是个垃圾,而他背后的主子更是垃圾中的战斗机。

我们的高大人不在京城里享福,来辽地干什么呢?奉万岁爷之命来收矿税的。这可是肥差啊,给皇上捞钱的同时,自己的腰包不也一起鼓起来了吗。

可是高淮高大人到辽东转了一圈后,发现根本没几个矿,别说鼓起自己的腰包了,就连完成皇帝的差事也困难。但是,高大人毕竟是京城矿产大学毕业的,在矿质勘探方面是顶级专家。再苦寒的地方,挖地三尺也能找出“矿”来。

于是,高淮发话了,“矿不必穴,税不必商,民间丘陇阡陌皆矿也,官吏农工皆人税之人也”。意不意外,惊不惊喜?谁告诉你不采矿就不用交矿产税的。

高大人下令,在辽东,是人就得交矿产税。理由是你家底下必定有矿,只是深和浅的问题。我一路挖穿地球,还能找不出矿来,绝对不可能。

要是有人拒绝交矿产税,怎么办?高准的方法简单有效,谁抗税,就把谁家拆了挖一挖,看看底下有没有矿。就算没有金属矿,硅矿石总会有吧。

高淮名为挖矿,实为盘剥。辽人悲伤地唱着这样的民谣,“辽人无脑,皆淮剜之,辽人无髓,皆淮汲之”。在逼得没有活路下,辽东民变四起。其中最大一起暴乱有3000多名辽人起义,最后得靠调集精兵围剿才能平乱。

辽东的事态发展危急到当时的辽东巡抚李化龙直出冷汗。李化龙急着连上好几道奏本上报朝廷,指出“辽东危在旦夕!”,“淮去则辽安,淮在则辽亡!”,“辽亡则京师未得安枕而卧也”。

但大夏皇帝正在宫中数着高淮送来的金银财宝,数得正开心呢,把李化龙的奏折一扔,不但不予理会,还授予高淮兵权,让高淮放手去干。

于是,高淮的官名全称就变为“大夏国钦差镇守辽东等处协同山海关事督征福阳店税兼管矿务马市太府”,简称辽东镇守。

在皇帝的支持下,高淮的胆子越来越大,连辽地士兵的口袋也要伸进去摸一摸。为了搞钱来满足皇帝的需求,高淮故意克扣士兵军饷不发,引发辽东前屯、锦州、松山等地守军陆续哗变,集体将士高呼“誓食淮肉”。

激起兵变后,这时的高淮才知道怕了,一溜烟躲进关内,把烂摊子推给别人处理。高淮在辽十二年,乱辽十二年。其直接结果是逼迫大批辽人、辽兵投奔建州女真。

史料记载,“少壮强勇之夫,亡入建州什四五”,“合营男妇数千北走”,“全镇军额亡失几半,见在军虽八万余,而有马者仅十五,军赢马弱又十五,废人马精壮者不过二万有奇”。

涌入建州女真的边民、辽军有多少?数不胜数!一时间,逃入建州女真的辽人之多,连当时还担任大夏龙虎将军的努尔哈赤都吓一跳,假惺惺地询问大夏朝廷,辽地发生了何事?

高淮乱辽给努尔哈赤送来了大批人口。这在建州女真崛起的早期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啊。建州女真发展初期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人口稀少。努尔哈赤就常感叹“我方以民缺少为恨”。

而人口紧缺问题,高淮和幕后的主子顺手帮努尔哈赤帮决了。借着高淮乱辽的契机,努尔哈赤开始拉拢辽地边民的人心,特别是对投靠的大夏降将、士兵和工匠,给予厚待,“以民为奇货而潜招之”。

“利其薄获,阳谓为天朝民也,相与安之,而阴实有招徕之意。”

当然,此时的努尔哈赤还是大夏名义下的龙虎将军,虽对外宣传是帮助大夏安置流民,实际上是在收买人心,为己所用。

大批辽人的迁入,让建州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带来大量军工坊,还为努尔哈赤的部队打造武器,大大增强了实力。“北门外则铁匠居之,专治铠甲;南门外则弓人、箭人居之,专造弧矢。”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景区爆火了 陆地键仙 开局失业,我让歌坛大魔王回归 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 叩问仙道 三国我在许都开酒馆 明星潜规则之皇 猎艳江湖 肥水不流外人田 武侠之至尊升级系统 天官赐福 异界圣骑士 为婢 痴情男二对我爱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暗河长明 开局躺棺配阴婚?送你全家去流放 山河为歌 重生四合院:厨神傻柱 金陵女儿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明末钢铁大亨 俄国佣兵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终宋 1989红色攻略 红楼群芳谱 隆万盛世 铁血狂潮 抗战双子星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佣兵天下 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红色脊梁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佣兵二十年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水浒之柴进为王 日出城记 
最近更新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愚园梦魇 一边阳光一边乌云 明末:乱世崛起 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大唐极品帝婿 诸天:开局到达苍云岭 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 三国S2逆天重来 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 绝世小书儒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鬼明 回到大汉打天下 明朝最真实科举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