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祖仙

天民思想

首页 >> 太极祖仙 >> 太极祖仙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佛本是道 仙路至尊 叩问仙道 阳神 我有一个仙灵空间 暗凰斗,倾城宠后 抗战:从八佰开始 道人赋 西游世界里的道士 道破万界 
太极祖仙 天民思想 - 太极祖仙全文阅读 - 太极祖仙txt下载 - 太极祖仙最新章节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

第六十三章 孟珙封神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宋蒙联手灭金后,南宋趁蒙古军队北撤之机,迅速北上收复河南三京之地。由于宋蒙联盟时,盟约中没有明确提及灭金后地盘的归属问题,所以此举给了蒙古大举南侵的借口。自此历时四十五年的宋蒙大战拉开序幕。

当然,也有必要先说下成吉思汗死后蒙古政权的接替情况。

成吉思汗一生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四个是正妃所生,也就是所谓的嫡子。这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托雷。

成吉思汗去世后,老三窝阔台上位,成了蒙古帝国的新任大汗。

按照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应该是有老大术赤继承汗位吗?为什么是有老三窝阔台继承汗位?这其实就涉及到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传统之间的不同了。

首先,蒙古人讲究‘幼子守灶’。意思就是年纪最小的儿子,继承父亲的家业,而其他年长的孩子,则被扔到外面去自己开创家业。所以,按照这个制度来算的话,继承汗位的应该是托雷,或者更小的几个庶子,反正不可能是长子术赤。话说成吉思汗知道长子术赤并不是他亲生的,因为在成吉思汗成亲后他的正妃被仇家部族给抢去了,待他好容易借得兵来解救出他的正妃时,他正妃已经在仇家那儿呆了七八个月了,并且明显已身怀六甲。不过成吉思汗与正妃感情很好,可谓是出生入死的同命鸳鸯,也挺需要借助正妃娘家势力才能壮大自己,所以成吉思汗倒并没有介意那回事。话说草原民族,于这些并不太看重,仇人的儿子也可养成自己人。

其次,当时的蒙古帝国,和我们一般理解的正常封建王朝不太一样。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大多是皇权至高无上,皇帝说什么是什么。但是蒙古帝国,更类似于历史上的周朝或者商朝。成吉思汗他们家,算是蒙古帝国当中的共主。但想要得到帝国内所有诸侯部落的支持,你实力得足够强才行。

第三,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和次子察合台一直不合。如果他们两个当中,任意一个上位的话,对于另外一个来说,都是致命的。而剩下的三子和四子,三子窝阔台行事稳重,熟悉政务,属于那种适合坐江山的人。而老四托雷则长于兵事,是个开疆扩土型的人才。

所以,经过综合考虑之后,成吉思汗临死之前,就把汗位传给了老三窝阔台。但同时,又让老四接手了自己麾下几乎全部的精锐军队。

成吉思汗想得当然很好,老三坐江山,老四打江山,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蒙古帝国搞得越来越好。但有的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成吉思汗活着的时候,他这几个儿子当然都很听话,但死了之后呢?

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后,矛盾一下子就出现了。

老四托雷手握重兵,自然不服老爹的安排。草原上既然讲究一个强者为尊,那就应该由我来继承汗位,凭啥让我三哥来继承呢?所以托雷想了个法子,要求启动蒙古部落的议会制,重新选大汗。

按照草原的传统,草原大汗应该是由各部落组成的议会(库里台大会),投票选出来的。只不过成吉思汗在草原上威望太高,所以他决定了以后,就没必要再搞什么投票了。不过在成吉思汗死后,手握重兵的托雷,要求必须得由大家投票得出汗位。

于是,接下来就出现了极为有趣的一幕。

因为草原民族行走不定,想要召开议会的话,那可比中原王朝麻烦多了,得先去各个地方沟通。再加上当时蒙古帝国一直在向外扩张,所以这场议会投票,一直拖到成吉思汗死了两年之后,才终于召开。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蒙古帝国等于是没有大汗的,但是,托雷监国。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后,这场投票终于召开了。托雷原本以为,自己监国两年,手握重兵,肯定稳操胜券了。但就在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此时老大术赤已死,老二察合台还活着。因为种种原因,老二察合台选择支持老三窝阔台,这下形势瞬间就不一样了。再加上成吉思汗的一些铁杆支持者,选择支持成吉思汗的遗命,也都投票给老三窝阔台。所以最终,在这场投票过程中,老四托雷虽然苦心经营,但最后还是输了。

经过投票之后,老三窝阔台终于成功上位,成了蒙古帝国的第二代大汗。蒙古帝国,由此进入了窝阔台时代。

窝阔台上位之后,因为之前托雷那么闹腾,而且手握重兵,自然对托雷心存忌惮。所以窝阔台上位之后,很快就着手对付托雷。但是当时托雷实力实在太强,加上两人又是亲兄弟,窝阔台虽是大汗,也不好直接下手。

两年之后,机会来了。

按照成吉思汗临终前的战略部署,窝阔台当上大汗之后,开始着手灭金。在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后,窝阔台带着托雷北归,而托雷的军队则留在了南边。在北归途中,窝阔台得了重病。当时给窝阔台看病的巫师,说只有窝阔台的血亲,喝了带有窝阔台疾病的符水,将窝阔台的疾病转移到自己身上,窝阔台才能痊愈。此时在窝阔台身边的亲人,就只有托雷一个,那就只能托雷喝呗。

喝完之后,窝阔台痊愈,托雷死了。

基本上所有后来的史学家,都坚定认为,一定是窝阔台做了手脚,毒死了托雷。要不然怎么就那么巧,窝阔台就痊愈了,托雷就好了?难道真的有巫术?

不过,不管怎么说,窝阔台算是就此坐稳了汗位。

窝阔台掌权之后,一方面要想攻灭南宋,另一方面则继续西征。至于托雷的旧部和封地,则交由托雷的长子蒙哥继承。

这里要稍微解释一下,窝阔台之所以会让蒙哥继承他爹的遗产,自然不光是因为那点血缘关系。要真是只有血缘关系的话,窝阔台疑似弄死了人家老爹,难道就不怕回头蒙哥掌权之后,和自己报仇?窝阔台之所以敢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蒙哥跟他的关系,可能比跟他亲爹托雷更好。

这关系说起来有点复杂。简单来说,当年窝阔台和托雷关系还好的时候,窝阔台和自己的第二皇后昂灰没有子女,所以托雷就直接把自己的长子蒙哥,过继给了窝阔台,做了窝阔台的养子。也就是说,蒙哥是老四托雷的亲生长子,但却是窝阔台给养大的养子。

生父和养父,哪个更亲近,实在是不好说。

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窝阔台才会放心地让蒙哥去继承他爹托雷的封地和军队。要是交给托雷其他儿子的话,估计麻烦更大。

窝阔台在位期间,蒙古帝国迅速扩张,将地盘扩张到了西亚乃至欧洲。如果说,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开创者,那么窝阔台就是蒙古帝国的发扬者。

公元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以宋背盟为借口,兵分两路对南宋展开全面进攻。

南宋还沉浸在灭了金国北上收复失地的美梦中,根本没想到蒙古军说打就打,所以完全没有什么准备。

起初,蒙古军势如破竹,两路军队接连攻取河南、湖北、四川三省内十几个军事要地,

反观宋军,因准备不足导致多地接连丢失。但不久后迅速调整布防,英勇抗敌。先后将蒙军两路的攻击趋势挡了下来。

湖北荆襄战场上,由于孟珙与蒙军一起攻破蔡州然后瓜分金哀宗尸首及金国财物后押解回杭州复命述职,并没有驻守在襄阳。突如其来的蒙军迅速占据了江陵北岸,直接兵临长江边。蒙古人还在两百里外的地方利用水库湖泊造船训练水军。

孟珙临危受命,迅速带领本部人马救援江陵。因为人马少,只带了两三万人,怕蒙古军队乘江陵防守空虚强行渡江杀过来,孟珙巧施疑兵计,他反复交换旗帜和军服颜色,夜点无数火把,派人双手执着火把来回不息地跑动,造成南宋主力大军齐聚江陵沿江布防之势。蒙军果然迟疑不决不敢进攻。待援兵赶来,孟珙抓住时机,派遣敢死队乘黑夜袭北岸蒙军,破24寨,夺回被俘军民2万余人。趁蒙军北撤之机,迅速收复失地,同时奔袭蒙军训练水师之地,一把火把那些设施烧了,使得刚具雏形的蒙古水师胎死腹中。自此,蒙军退去,宋军夺回江北失地,使得双方在荆襄战场上又出现了相互对峙的局面。

四川战场,蒙军在陕西略阳以及宁强也遭遇曹友闻率军两次击败。此时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见曹友闻战斗力这么强,不顾他坚守仙人关要隘的建议,强令其前往无险可守的大安与蒙军正面决战,导致曹又闻两兄弟面对十数倍敌军却又得不到一个援兵的情况下,虽英勇奋战,终全军覆没。而那赵彦呐却只顾自己带着兵逃命,一逃就逃到了夷陵。四川境内驻军纷纷效仿,至使蒙军根本没受到任何抵抗地长驱南下,进入四川腹地。南宋忙急调孟珙西上四川御敌。此时孟珙便身兼中路及西路军总指挥之职,一下子由一名中层军官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孟珙也不负众望,亲自来到重庆,但并未昌险激进,而是利用川东一带防线准备与蒙古军进行持久战。

进入四川的蒙军听说孟珙来了,兼之担心后继供给不上,不敢久留,抢掠一番后就将主力撤出四川。并在撤离时毁了所有关隘城防设施,使得四川从此无险可守,直接面暴露在蒙军的随时打击之下。

那四川置制史赵彦呐本罪该万死,但不知是不是宋室皇亲,竟只是免职了事。

此次蒙军大举南侵虽然攻取了许多战略要地,但都在长江以北,要知道南宋的经济、政治、战略核心都在长江以南。

蒙军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两淮战场上,蒙军在安徽等地多次尝试过造木筏、筑高坝渡江。宋军虽然陆军战斗力比不过蒙古军队,但是到了水上,形势就完全颠倒过来了。

南宋水师的强横不是吹的,曾经创造过韩世忠率领8000水军就将金兀术10万大军打得七零八落的伟大战绩。

此次进攻,蒙古军队主要兵力都用于第二次西征。又因是孤军深入,不宜持久作战,至此宋蒙一时陷入了两军对峙的境地。

蒙古铁骑虽然战斗力强横,无所匹敌,但是从来都是‘只管杀不管埋’,攻下来的城市洗劫一通后,放点守军意思一下就放任不管了。宋军看准了这一点,接连将先前蒙军攻下的大部分地区先后夺回。

蒙军第一次南侵一直持续到1241年窝阔台汗病死,蒙古境内政局出现动荡,蒙军北撤得以暂时告一段落。

蒙古第一次南侵虽然开始势头很足,接连破城拔寨。毕竟不是主力军队,虽然看起来各大战场都有地盘上的收获,始终没有明确主攻方向,加之进入江淮、巴蜀多是山地,骑兵发挥不出优势,又缺乏水军,所以对于南宋未伤及根本,更别说实现战争企图。

蒙古撤军后,孟珙向南宋朝廷提出了狠抓中腹荆襄长江一线的防御,造船练兵,巩固城防的建议。他把南宋江防形容成江浙为龙头,荆襄为龙身,四川为龙尾。认为只有保住龙身,才能确保龙头安全。而当时主政之人恰是他的老上司,对他的提议给予了完全肯定。这也使得孟珙迅速在荆襄地区建立起了一条十分稳固的防线。甚至为了弥补襄樊守军不足,供给不畅的缺点,还收拢北方溃兵及难民,就地屯田戍守。战时为兵,平时屯田。武当山下土地得到大量开垦,当时竟达万余人之众。后来,孟珙死后,这些都留给了张三丰!

孟珙深知蒙古骑兵善驰突、野战的特点,逐渐形成守长江上游固其下游,守汉、淮以蔽长江的防御方针。四川地区建立了以重庆为中心,以长江为依托的纵深梯次防御。荆湖战区大兴屯田,加筑城寨,水陆混编增强机动。

就在战略形势一片大好之机,才和平没两年的南宋又陷入了主战、主和派内斗的毛病,抗战派将领余玠甚至被迫自尽。本来渐渐巩固有序的防御体系,由于上层权斗再次陷入混乱。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景区爆火了 开局失业,我让歌坛大魔王回归 陆地键仙 大明锦衣 明星潜规则之皇 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 天官赐福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太荒吞天诀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林岚秦小雅 瑜伽老师花样多 叩问仙道 抓到你啦 极品太子爷 无敌升级王 三国之终极进化 修仙狂徒 万夜之主 无限构思 
经典收藏赝太子 武侠:开局获得吸功大法 人道大圣 神雕:我,剑仙,镇压天下 开局射雕,东邪传人 我在大虞长生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签到从守灵开始 猎艳江湖 综武:你什么大侠也配给我打工? 仙府长生 洪荒:当老好人觉醒缺德系统 回到明朝做道士 枪平天下 女侠叶沛 李寒衣小师弟,开局刀白凤挽留 洪荒之文殊菩萨 苏紫宸北冥渊 方寸之居 
最近更新太平道传奇 莲花楼之与君同逍遥 综武:开局混入美女聊天群 从笑傲开始,杀穿诸天 秦时归途 斩杀倭奴,使我武学通神 追光剑影江湖录 一剑九花 挽剑愁眠 风雪啸银枪 千秋客 天龙八部之星宿大师 武侠之剑神传奇 重生张三丰自带系统 综武:截胡南宫,李寒衣提剑上门 江湖侠侣 鬼灭开局一杠枪 天书落 江天大业 盗馆 
太极祖仙 天民思想 - 太极祖仙txt下载 - 太极祖仙最新章节 - 太极祖仙全文阅读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