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

绯红之月

首页 >> 革清 >> 革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康熙大帝 汉乡 风流狂少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明骑 李治你别怂 武神主宰 贞观贤王 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 
革清 绯红之月 - 革清全文阅读 - 革清txt下载 - 革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6章 种福宝(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康熙五十七年,也就是1718年12月初一,霍崇把最后一批货运到淄川县交货。

到了月末,吕知县在元旦前再次请一众包税人吃饭,酒席上谈起了京城的消息。皇十四子,大将军王胤禵出征了。

据说胤禵统帅西征之师起程时,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

大将军胤禵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禵望阙叩首行礼,肃队而行。”

席间谈起这些,众人不时瞄着霍崇,貌似想看看席间或许是算是与胤禵最接近的霍崇会不会掌握了什么小道消息。

霍崇见大家如此,便正色说道:“祝大将军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众人没想到霍崇竟然唱起了高调,只能有点讪讪的跟着霍崇一起说起场面话。之后霍崇是一言不发,只是低头吃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吕知县笑道:“哈哈,霍兄,你真没读过书?”

霍崇还是老一套,“俺只认过字,没读过书。”

吕知县三十来岁,对霍崇这话貌似并不相信,“听霍兄谈吐,说是没读过书,可不像?”

“雍亲王就给过我评价,能把实话说的和瞎话一样。俺就是如此。”

听霍崇说出已经在济南府乃至山东官场都听过的笑话,众人放声大笑,气氛变得欢乐起来。

吕知县笑了几声,却说道:“王爷这是说霍兄乃是实在人。霍兄年纪又不大,为何不读书考个科举?”

霍崇摇摇头,“俺以前认字的时候抄过韩愈的《师说》,里面有一句好像是,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乃是读书的根本,俺真的没空学习句读。句读尚且不通,哪里能读懂书里所讲的意思。读不懂倒也罢了,若是句读断错,那才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俺知道自己读不懂,此事就罢了。”

听到这话,秀才们纷纷笑出声,还不断点头。举人们比较有涵养,只是莞尔。吕知县却收起笑容,拍案赞道:“王爷果然有眼光。霍兄,你方才所说的话点到了关键。你竟然真的只是没读过书而已。”

秀才们又笑起来。然而看到吕知县这进士以及举人们不笑了,笑了几声也不敢再笑下去。

霍崇不想冷场,就笑道:“哈哈,被吕进士如此称赞,我还觉得没读过书反倒很是光彩。吕进士,你可别再夸我啦。再夸下去,我就不知道我姓啥叫啥啦!”

这下全场都大笑起来。连吕知县也跟着笑。笑一阵,众人又喝了两杯。众人就说起了最近关于修小清河的事情。虽然此事与大将军王出征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但此事却关乎到众人切身利益所在。

“李知府征集了许多民夫,又向各处购买粮食。如此尚且不足。当下李知府又要各地用粮食捐功名。每县皆可。”吕知府对众人说道。

这件事又让众人看了霍崇几眼。霍崇低下头吃菜,不愿和众人说这个。原本霍崇就是想走捐功名的道路,然而阴差阳错的就捐了官。这时候真的不方便说话。

等众人不再看自己,霍崇则打量起别人。面前这帮举人、进士,都是考上的功名。他们对于捐功名的热情并不算高。给霍崇的感觉,好像是985、211的本科生们对那种在职人员读的没有学位的研究生课程的不屑态度。

即便是有所谓研究生学历,但是没有学位的话,照样没办法让那帮靠自己获得正式学位的家伙们看得上眼。

既然众人都没什么热情,吕知县叹道:“修小清河乃是利民的大事,诸位就不肯出力么?”

见吕知县如此讲,张启贤张举人不得不开口,“吕兄,我等问过,李知府这边收购粮食的价钱实在是太低。他用几年前的粮价,我等真的买不了这个价。”

霍崇回到这个时代不过一年,真不知道所这几年的粮价,就认真听。听了一会儿,大概明白了这几年粮价一直在涨。而且有比较快的增长。

现在的山东知府李树德用几年前的粮价作为收购的考虑标准,又给打了个至少七折。理由是大量购买,当然要打折。

霍崇觉得量大要打折并没啥稀奇的。看包税人团对此非常不满,实在是忍不住,就问道:“诸位兄台,俺没怎么种过地。说的肯定不照趟。大家就当给个小孩子说道理。俺只是不明白为啥买的多,反倒不能便宜。诸位兄台,俺就是问问。可不是要说是对是错。”

听到这话,张启贤当时就沉下脸,却对着吕知县说道:“进士公,每一块地都不一样。靠河的好地,旱天能打水浇地,雨天排水也方便。这种地就是上等地。可大多数地都不这样,尤其是凹地,旱天旱死,下雨天又把庄稼淹死。风调雨顺的年景,都能多打三五斗。可大多数年景,有不少地就颗粒无收。地越大,出的事情就越多。要是十亩地,十个人种,挑水浇地,或者挑水排涝,还能做得。十个人种一百亩地,没有不出事的……”

霍崇听的连连点头。原本霍崇就看过大规模机械化的农耕,当时没看明白里头关于各种基础建设支出的计算。此时听了农业社会的人讲述,居然豁然开朗。

那些现代农业报告里头都提到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之一就是地形改造。此时霍崇明白了所谓‘地形改造’的含义。

如果不能把一块地改造成旱天可以轻松灌溉和雨天轻松排涝兼备,就不可能出现自动化控制。如果不能自动化控制,就不可能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在一个完全得靠劳动力进行控制的农田环境下,农田面积越大,意味着要人工干预的部分越多。这就导致了量越大,价格反而不能降低的问题。

再看吕知县,他眉头紧皱,看来是没明白问题的关键。反倒因为其他举人包税人的描述而陷入了迷惑。

举人们又说了一阵,吕知县更加迷糊起来。最后吕知县让举人包税人们先不要说话,自己皱眉思考了一阵,突然指着霍崇说道:“霍兄,雍亲王说你能把真话说的和瞎话一样。你来给我讲讲到底是怎么回事。”

霍崇就把几个碟子垒起来,根据碟子的形状比拟出地形的情况。再把根据地形把劳动力投入的极限讲给吕知县听,这下吕知县才豁然开朗,先是一阵点头,随后才叹道:“原来如此。这局面竟然是天生的如此。”

包税人们见吕知县这位进士居然明白了种田的问题,连忙再次强调‘地多不等于粮食价格便宜’的核心矛盾。

吕知县却不搭理他们,只是低头思索。过了一阵才叹道:“诸位兄弟,李知府许了捐功名,咱们县总不能比别的州县差。难道就没人想进取么?”

举人与秀才们再次沉默了。看得出,他们对于捐功名没多大兴趣。

霍崇也不敢吭声。之前捐了官之后才知道,捐功名和捐官之间可谓天壤之别。

捐官意味着就成了预备官员,等于是一步到位。捐功名中间的弯弯绕可多了。

譬如捐了秀才,不等于就真成了一位爷。那些捐了秀才功名的人们必须按时参加考试,而考试据说成绩分五等。头三等的就算了,属于正常发挥。

而后两等的,可是要被知县下令拖了裤子打屁股。这么做的目的是‘以正学风’。就是对于不思上进的读书人进行惩戒。捐功名的家伙们大多数都是后两等的常客,每次考举人之后都要挨板子。

所以捐功名的秀才,也就是监生们被正牌秀才嘲笑,‘捐了监生,就是坐监’。

霍崇实在是感谢自己运气太好,直接捐了官。不然的话,以霍崇的实力,必然是屁股开花是常态。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的景区爆火了 开局失业,我让歌坛大魔王回归 陆地键仙 大明锦衣 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 叩问仙道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明星潜规则之皇 天官赐福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林岚秦小雅 瑜伽老师花样多 猎艳江湖 艳海风波 暗河长明 我居然变成了女的 良辰喜景 无敌修真系统 天官诡印 尖叫回响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风流狂少 明末钢铁大亨 俄国佣兵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终宋 1989红色攻略 红楼群芳谱 隆万盛世 铁血狂潮 抗战双子星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佣兵天下 佣兵禁地 佣兵二十年 王牌佣兵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日出城记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最近更新三国之纨绔霸天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风入邺 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 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 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 大宋天朝之裂变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新语新编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我岳父是朱元璋 公主的坏心思 庆帝元年 当官哪有种地香 大明无敌电商 枌榆草木长 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 
革清 绯红之月 - 革清txt下载 - 革清最新章节 - 革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